(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雖然北大眾多研究生對于剛結束的北大研究生會換屆選舉并不熱心,卻不妨礙這場選舉激烈到白熱化的程度。而候選人們對這個本當是服務公益性的學生社團選舉如此熱心的背后,是某種人人心知肚明的“其他的考慮”。
42票對7票。
6月17日下午,唐亞剛以絕對優(yōu)勢戰(zhàn)勝對手徐楊,成為北京大學第27屆研究生會(簡稱“北大研會”)主席。起始于4月19日的這場選舉,至此以罕見的高票當選落下帷幕。唐亞剛的“組閣”工作尚未展開,爭議卻已在北大校園蔓延。
共有18名候選人參與了這一席位的角逐,經329名學生代表投票后,其中7人進入第二輪。然而,最終參與競選的僅唐亞剛、徐楊兩人。
此前的6月12日,酷熱,18名候選人的大幅彩色展板出現(xiàn)在北大三角地。當日傍晚,晴朗的天空突然間陰云密布,電閃雷鳴,頃刻間雨水縱橫,落花遍地。
“研會的水太深了!”張華(化名),這位北大新聞傳播學院05級碩士生在結束一天的競選準備后,提著裙子躡腳走入校園餐廳,和朋友見面的第一句話便是如此。
【十八選七】
第一屆的北京大學研究生會,是1980年成立的。此后,每年換屆。從第六屆開始,即1985年,北大研會開始由研究生全體大會選舉產生。
與毗鄰的同是重點大學的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不同,每年的研會“選戰(zhàn)”,從來在那些學校不會成為一個校園內的熱門事件。像北京大學這樣,候選人公開站出來宣傳自己、發(fā)表演說拉選票、經一輪輪的投票逐級淘汰,最終以最高票數(shù)選出自己的研會主席,在其他高校都不會看到。
北大研會一直沿用兩輪票選制,即第一輪投票由329名學生代表完成,從18名候選人中選出7人,組成研會的執(zhí)委會主席團;而此7人的排位名次,誰最終能當上研會主席和副主席,要在第二輪選舉中,由42名各院系研會主席及第一輪入選的7人共同選出。
有人將此類比美國的兩院制:329名學生代表為“下院”,“常代表”為“上院”。而研究生代表大會和執(zhí)行委員會,類似于中國現(xiàn)行的人大與政府的關系。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蔡定劍認為,北京大學研究生會的選舉的公開機制與長期形成的較為固定的體系是值得肯定的。
6月17日晨,《婚禮進行曲》打破了古舊的電教樓大禮堂的寧靜。配著大屏幕上劈劈啪啪跳出的字,一個渾厚的男音回蕩在座無虛席的禮堂,“李因亮,你愿意……嗎?”候選人、馬克思主義學院2005級碩士生李因亮手按在講臺莊重地回答:“我愿意!”臺下,掌聲與笑聲混成一片。
李因亮自導自演的這場“政治聯(lián)姻”,是18名候選人的首場演講。
隨其之后出場的是信息科學院04級碩士生徐揚,他的選舉策略與李因亮迥異,這位前研會體育部部長的口號是“研會就在你身邊”。時值世界杯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他說道,“我的口號是,我?guī)、我酷、我有型”時,場下聽眾不由睜大了眼睛,迸發(fā)出笑聲。
接下來的演講,各顯特色。有人說,可以為大家聯(lián)系到實習機會,有人說,可以為研究生樓的陽臺上配置晾衣設備,有人則說自己能為大家拉贊助。而代表的提問也相當尖銳:“你的承諾和拉的贊助,是競選的手段嗎?”
第一輪投票在當日中午進行。成煜、呂聰、劉軍、孫偉、唐亞剛、徐揚、趙巍勝出。而李因亮僅獲得41票,首輪競選敗北。
【“少數(shù)人的游戲”?】
事實上,對于研會選舉,更大范圍內的北大學子的熱情并不高,“那只是少數(shù)人的游戲。”一位學生明確表示。當記者在三角地候選人展板前隨機問到周圍的學生時,10人中有六七人表示對選舉時間不清楚。
“大家對選舉的熱情不高,可能是因為對候選人不熟悉!蓖镀贝砝盍(化名)告訴記者。
李讀本科時曾在學生會任職,后擔任院研究生足球隊隊長,這些經歷使他如愿通過校方“政審”,成為329名投票代表之一。按研會章程,329名投票代表的產生,除了院系主席是當然代表之外,其他的代表名額按照各院系的學生比例進行分配。大部分院系鼓勵研究生們自由報名,但往往應者寥寥。據(jù)一位候選人介紹,雖然原則是任何人都可報名,“但沒有一點人脈是不可能成為投票代表的。”
由此形成的一個現(xiàn)象是,鑒于學生的參與熱情有限,不少院系的代表由該院系研會主席指定。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競選主席團和常代會的22位候選人中,有11個人曾在上屆研會任過職,18位研會主席候選人中有8位任本學院研會主席或副主席 常代會,由42名“常代表”組成,是研究生大會閉會期間的常設機構。
候選人中惟一一個“平頭百姓”,就是哲學系2004級碩士生高博。高博的競選簡歷上,除了姓名年齡政治面貌及簡短學歷介紹外,再沒有其他信息,候選人設想上也僅有八個字;“發(fā)揚民主,服務大眾”,獎懲記錄上是一個“無”字。
高博也落選了。
【選舉成本節(jié)節(jié)高】
在北大,學生們傳言說,競選成功一名研會正主席,有人曾花到數(shù)萬元。
北大第二體育館地下一層,為北京燕園東盛商貿有限公司所在地。在過去兩個多月里,這家公司因各種學生社團、組織的選舉活動獲益匪淺。該公司經理表示,籌備選舉宣傳是關鍵。
這里列出的,是一部分選舉宣傳品的價格:0.9×1.2的展板70元;設計費80元;1000張傳單800元;500個左右宣傳小冊子1500元;100個胸卡500元;皮封面的榮譽證書10余元;條幅每米13元。
在競選人李銀桂制作的帶塑料柄和木制娃娃吊墜的壓膜紙扇上,除了有他的競選宣言“丙戌新政“外,一排小小的落款顯得不太引人注目:俏江南全國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在其制作的使用咨詢卡片上,“民以食為天”一欄集合了多家餐飲公司。一個叫“醉愛”的娛樂夜總會竟然也出現(xiàn)在卡片中,據(jù)消費過的人士介紹,該夜總會還價格不菲。
三年前,也是在研會選舉期間,北京大學校園內所有的研究生宿舍都收到了一盆花,花盆上寫有“北京大學研究生會博士生部敬贈”的字樣。
那是當年北大研會換屆選舉的一個插曲,主角是時任北大研究生會博士生部部長的宮華。本刊此前報道,光在北大校園內的所有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宿舍,總數(shù)大約在1000間以上,而每盆花的價值在5至10元之間。
但今天提起這位候選人,與北大研會經常合作的一家公司非常氣憤:“為了競選,她欠了一屁股債,至今還欠我們公司1萬多元呢!
對于研會選舉越來越“貴”的趨勢,蔡定劍教授感到不安。他說,高校研究生會這樣的組織,本來是個為學生服務的機構,不應該有太大的利益因素摻入。而在國外的一些高校學生會選舉,實際都是由校方來提供選舉費用,候選人的花費也必須在這筆經費的額度之內。越來越昂貴的選舉費用,將社會上的因素摻入校園的同時,也將使一部分家境貧寒的學生候選人無力競選,影響了選舉的公正。
2005年,每位候選人均簽署了一份《候選人競選誠信公約》,承諾在競選過程中不請客吃飯,不做違反選舉紀律的事,這是多年來的第一次。但并未見到收斂的效果。
今年選舉,有候選人就說:“僅憑在臺上慷慨激昂的演說,背后不做工作,一點用都沒有!”這背后的工作,按照一位候選人的話說,就是“買禮物、一輪一輪地請客吃飯、出去玩”。 而一位知情人透露,有一候選人曾請了70多位代表去K歌。
【“競選聯(lián)盟”的力量】
為了公正和效率起見,兩輪選舉一天內完成。
令人奇怪的是,第二輪投票,選舉研會主席時,7位候選人,只有2位參選;第一輪投票得票率最高的兩位候選人,第二輪都沒有參加;投票結果更是呈現(xiàn)一邊倒的現(xiàn)象:42票對7票。
有人分析這種現(xiàn)象時,稱是“競選聯(lián)盟”在起作用。即候選人中,“實力強”的“選正”者拉幾個“實力弱”的“選副”者。如果聯(lián)盟出現(xiàn)中途破裂,比如感覺到對方在和自己直接競爭,就會馬上反戈一擊。
一位圈內人評價說,此次競選主席的兩位候選人中的一位,繼承了上屆研會一位實力人士的支持力量,所以兩位候選人“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挫敗之后,李因亮的QQ簽名改成了:“一百年滄桑,滴在紅塵,釀成精魂;三千里風云,擊破滄海,便是逍遙!”
知情人士透露,在上屆選舉中“意外落馬”的前任研會副主席湯杰,將其所有人脈無一保留地附加給了唐亞剛。
【被現(xiàn)實改變的校園民主】
從表面上看,北大研究生會僅僅是該校上百個學生組織中的一個。然而,在研會的正式選舉那天,主席臺上除了北大第二十二次研究生代表大會秘書長王浩雷外,北京大學副校長林建華和清華、北航、上海交大等全國20多所著名高校的代表都出現(xiàn)在嘉賓席上。此外,還有全國學聯(lián)執(zhí)行主席,北京市學聯(lián)主席,清華大學研會主席的列席。
北大校團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學生的事情應該讓學生自己做,外界不應該干擾。他拒絕向本刊表示對此次選舉發(fā)表其他看法。
蔡定劍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認為,對于一個校內的服務性社團來說,北大研會的選舉未免動靜太大了,“研會應該只是一個服務性的公益機構,除非這里還有其他的利益考慮”。
查看歷屆北大研會主席的履歷,或許能顯示出這里面的“其他的考慮”。
北大研會的主席及其他學生干部們的出路,一類是從政,分中央與地方兩種。
另一類則是學術專家。如第十屆主席黃維,現(xiàn)任復旦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馬伯強,現(xiàn)為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長江學者。
事實上,北大研究生會主席的位子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誘惑。全國學聯(lián)的主席單位由北大和清華兩所中國最著名的大學輪流擔任,5年輪換一次。在北大或清華擔任全國學聯(lián)主席單位的5年內,該校的研究生會主席自動成為全國學聯(lián)主席,另一個學校的研究生會主席則為全國學聯(lián)執(zhí)行主席。
無論全國學聯(lián)主席還是執(zhí)行主席,對于一個在校的大學生,都將是他(她)學生時代的一段堪稱輝煌的經歷,成為日后走向政壇的較高起點。而去年北大研會的正、副主席,他們一人去了國家發(fā)政委,一人去了團中央。
面對如此前景,在選舉前夜候選人會難以安枕,經受煎熬。“第一次,我是兩點才睡著的;第二次,我是三點才睡著!币晃辉x過兩次的候選人回憶當時場景,依然感慨萬千。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雖然普通學生們對此事并不太熱心,但研會的選舉依然競爭到白熱化的局面。候選人既是競爭對手,又是戰(zhàn)略伙伴,合縱連橫,眼花繚亂。
據(jù)知情人說,在2001年,研會主席選舉中,兩個候選人經過多輪投票仍未決出。
而去年的選舉,一位呼聲很高的候選人在第一輪高票通過,第二輪卻落選,他“當場就哭了”。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文/陽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