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少受固有觀念束縛的大學生,理所當然會成為新語言風格的創(chuàng)造者、嘗試者與追隨者。即便我們不能認同校園“行話”可能會給處于發(fā)展變化中的漢語言注入某些新鮮、活潑的血液,至少,沒有必要揣之以惡意
近來,媒體不乏討論“另類語言”的文章!把芯繃狻(打麻將)、“特困生”(早上第一節(jié)課就打瞌睡的學生)、“曬月亮”(約會)、“MM”(女孩)、“GG”(男孩)、“K”(打)、“3166”(再見),等等———10月11日《文匯報》一篇報道搜集了不少校園流行語,如果沒有后邊括號里的注釋,有些人恐怕很難明白引號里的語詞在大學生中間究竟代表著什么意思。
有人擔心,規(guī)范漢語中夾雜越來越多的英文、拼音字母、網(wǎng)絡用語等另類詞語,長此以往,母語的純潔性是否會被玷污?對于喜歡標新立異、具有叛逆心態(tài)的大學生而言,那些無厘頭或帶些“痞氣”的流行語,到底有著怎樣的影響力?可以說,這些都是令一些語言學家、社會學家以及困惑于孩子到底在想什么的家長所憂慮的問題。
我們說,這種憂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卻沒有必要放大。
從語言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語言從來都是一個有生有滅的動態(tài)體系。時下,我們正處于一個開放、變革的時代,包括語言在內的文化意識、思想觀念的轉型、揚棄、發(fā)展,就不可避免地日新月異。其中,如饑似渴吸納新知識、較少受固有觀念束縛的大學生,理所當然會成為更簡潔、生動、多元甚或幽默及調侃的新語言風格的創(chuàng)造者、嘗試者與追隨者。所以,即便我們不能認同校園“行話”可能會給處于發(fā)展變化中的漢語言注入某些新鮮、活潑的血液,至少,沒有必要揣之以惡意。
就個人的成長大多會經(jīng)歷叛逆、盲從、反思、成熟的規(guī)律來看,我們也應該相信,隨著大學生自身文化修養(yǎng)、心歷智識的提升,他們會逐漸學會甄別什么是文化創(chuàng)新、什么是文字垃圾,最終保留并進入他們人生詞典的不會是空洞、矯情、鄙俗的語言,而會是巧妙智慧而不失平實莊重、新奇時尚而不失理性傳統(tǒng)、幽默調侃而不失人文關懷的新語言。當然,除了語言,在其生活方式、價值追求等方面,同樣有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如果我們對我們社會的未來充滿信心,那么,我們也應該對這些青年人同樣充滿信心。
當然,不必過度憂慮,并不代表就要消極對待。既然一些校園“行話”尚是流行于校園小眾之中、未被大眾以及社會生活認可的語詞,那么,在有涉政府公務、教育教學、大眾傳媒用語方面,就應該明確禁用。理由很簡單,這些領域所面對的是包含不同職業(yè)身份、教育背景、價值理念的全體公民,需要準確規(guī)范、通俗易懂的詞匯、句式以及表達方式,否則,便可能因為理解歧義而導致溝通障礙。
實際上,從教育界對大學生婚戀、生育禁令的“松綁”,從攪動大江南北的“超女選秀”在褒貶不一的議論聲中閉幕等現(xiàn)象,我們可以看出,曾經(jīng)全民只有一個偶像、一種聲音、一種價值觀的狀況,正在漸漸改變,正在向著一個日益容納更多個性、主張與追求的多元社會演進———而這,應該是一種值得期待的趨勢。
【來源:工人日報;作者:馬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