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六月二十五日電 題:國民教育漸見成效 感情認同尤為可貴
中新社記者 鄧卓明
六月二十五日,來自香港鄧鏡波學校的部分高中生,飛赴北京,開始了為期五天的“首都體驗之旅”。
八月十七日,四百多名香港學生也將飛赴北京,進行為期四天的“暢想長城迎奧運”京港文化交流活動。
…………
暑期即將來臨,在香港,像這類通過組織青少年去內地旅行與學習,以加深他們對祖國的認識,培養(yǎng)他們對國家歸屬感的活動,已日漸成風。
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香港的國民教育存在著眾多令人關注的問題。香港回歸后,特區(qū)政府十分重視青少年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如成立國民教育專責小組,為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香港社會各界有識之士也不遺余力地推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在香港社會各界和教育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近些年來,香港培養(yǎng)年輕人、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已漸見成效。根據(jù)一項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九成的香港中小學認同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作為學校課程宗旨,差不多所有學校已開展有關的工作;同時有超過一半的小學及接近四成的中學表示,學生在國民身份認同上已有所提升。此外,其他團體亦有類似調查,如香港公民教育委員會所作的調查也指出,香港年輕人在國民身份認同上有持續(xù)上升的趨勢。
香港回歸后,因應學生學習和香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香港特區(qū)政府把培養(yǎng)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當作重要的教育目標。目前,香港學生五種基本的學習經(jīng)歷須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學校課程的七個學習宗旨,也包括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致力貢獻國家和社會”在內。
香港各級學校的課程改革把“國民身份認同”視為學校必須優(yōu)先為學生培養(yǎng)的價值觀之一。例如在小學常識科的課程內,加設了“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學習范疇,目的在增加學生對祖國的了解和對國民身分的醒悟,并且透過不同的主題,讓教師幫助學生認識國家。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不同學習階段內,也增加了幫助學生認識祖國的課題。
記者近日從香港特區(qū)政府教育統(tǒng)籌局了解到,近年來,特區(qū)政府推行國民教育活動形式多樣、效果初現(xiàn)。如舉辦“神舟六號”升空——全港中小學生作文比賽及座談會;舉辦“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內地專家學者專題講座。在北京舉辦國情教育課程班,活動包括“青春港澳行─二00六京港澳中學生專列夏令營”、“國民教育之旅-北京研習體驗”等;以及推行“赤子情中國心”資助計劃,撥款資助學校舉辦認識當代國情及中國文化的活動。
國民教育引起香港各界有識之士的重視。除政府部門積極推行國民教育外,香港社會團體、民間機構也不遺余力地為提高國民身份認同、加強國情教育,獻計獻策、出錢出力。
回歸初期,香港國民教育在理念、教材、設施等方面存在缺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lián)會即呼吁加強國民教育,并于二00一年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籌劃成立國民教育中心。在特區(qū)政府教育統(tǒng)籌局的資助下,該中心開辦了為中小學服務的“國民教育日營”,得到學校校長與同工的支持與認同,頗受學生們的喜愛。該中心今年一月正式舉行開幕典禮,特首曾蔭權等政府高官特地前往主持開幕儀式,見證香港第一所國民教育中心的成立。
該中心總監(jiān)呂如意博士對記者說,中心成立的目的就是致力推動國情教育及國民身份的認同,讓香港學生產(chǎn)生歸屬感和自豪感,并明白身為中國國民,應有承擔建設祖國的使命。該中心目前主要透過兩大范疇——國民教育日營及外務交流活動去實踐自身的宗旨。
五月二日,香港國民教育促進會舉行成立暨第一屆理事就職典禮。這標志著香港民間團體推動國民教育進入一個重要的新里程。一百七十多位愛國愛港者,本著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特區(qū)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共同發(fā)起創(chuàng)立了該會。
記者曾多次參加香港“公民薪傳網(wǎng)絡”舉辦的大型國民教育活動。這一倡導建構一個溝通政府與民間、整合各方面力量的國民教育平臺,以“發(fā)揚中華文化、培養(yǎng)家國意識、推動公民承擔”為宗旨,冀能匯聚社會資源,配合時代需要,全面地推行國民教育,培養(yǎng)香港的新一代,成為“扎根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中國公民。
除了舉辦考察交流、專題研習、培訓班、研討會、展覽、比賽等多元化活動外,這一民間機構更關注其國民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需要,例如制訂政策、培養(yǎng)老師國民素質、進行社會調查與學術研究等,務求國民教育能夠植根香港,穩(wěn)健成長,結出堅實的果子。
香港“公民薪傳網(wǎng)絡”指出,過往,香港是殖民地,香港人沒有明確的國民身份。現(xiàn)在,香港回歸了中國香港人自動有了一個“中國”國籍,其“中國國民身份”不單是政治上的現(xiàn)實,更是感情上的認同。只有充分認識本港和祖國,以及兩者的相互關系,港人才能真正體現(xiàn)‘一國兩制’的理想。況且,無論就文化、政治或經(jīng)濟而言,香港與內地均血脈相連;不加強一己的國族觀念與國族知識,港人勢難以在新時代與新形勢中從容自處。
一位曾參加過國民教育中心舉辦的“北京研習體驗”的學生,在談到感想時真情流露:“印象最深算是升旗了吧!走得前所未有地近,聽著雄壯的國歌,心中澎湃得很,真有想哭的沖動。去每個地方都有國民意識的灌輸,又是很深入透徹的教育,十分有價值!
而另一位曾參加過“青春祖國行”活動的香港學生,其肺腑之言更令人深思:“我們從來不知道國家的過去,今次我們都認識了。參觀長城、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叫我知道中國人的團結力比誰也強,中國人的刻苦耐勞無人能及,我為他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覺得光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