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nèi)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新聞周刊:北大“海歸學者”,含金量幾何?(3)

2006年08月30日 10:26

  長江學者的附加值

  如果國家對于長江學者工作時間的標準統(tǒng)一而不可變更,北大方面完全可以視情況,脫離“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框架,自行引進海外人才。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是因為長江學者的獎金由教育部提供,等于是國家額外給予高校的一項補貼。而國內(nèi)高校的資源畢竟還是很有限的,一般只能靠國家的投入。”劉濤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

  在2005年初,史新與北大的長江學者合約期已滿。但是,他在北大所在學院的院長卻希望能夠把其北大長江學者的名字再保留3年,等到他在北大實驗室的研究生全部畢業(yè)后再正式解除雙方的合作。因此,雖然目前雙方的合約已然到期,但在北大的官方網(wǎng)站長江學者名單上,仍然可以看到史新的原名。當然,目前史新在北大不再有報酬。

  盧乃桂對此認為:“如果只是要好看,我們就付給他好看的錢;如果是需要他來干活,我們就應給他干活的錢。如果真的只是圖他的名聲,我們就直接聘他做榮譽教授好了,因為就是要聘一個‘花瓶’嘛!

  北大如此看重長江學者,其實并不是因為具體某個長江學者的個人聲望,“北大真正重視的是長江學者的數(shù)量。”劉濤認為,這是我國大學評價體系的問題!氨热缯f你有幾個長江學者、幾個院士,這些都會影響到最后對你的評價。而你這個學校是否屬于211重點工程,是不是國內(nèi)重點大學,這一方面會關(guān)系到某些經(jīng)濟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擴大社會影響、吸引生源的重要指標。”

  另外,劉濤談道:“這些引進的人不可能完全不做事。因此是否拿了錢卻沒有干活,并不是主要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在于,一些沒有全職回來的海外學者,卻占用了較大的資源。他們有的申領(lǐng)了上千萬、上億的科研經(jīng)費,但只是找一些其他人幫他盯著。”

  而這也正是丘成桐所指的關(guān)鍵所在:“中國現(xiàn)在的問題是,只知道放一大筆錢在一個項目里面,但找不到合適的人來帶領(lǐng)。很多大的項目,表面上請了很多人來,特別是引進很多外國專家,實際上都是假的!

  而盧乃桂介紹,在香港,通常申請課題,“一定是全職教授拿回來的!庇绕涫禽^為大型的、重要的課題,一定要是在香港任職的全職教授來申請。雖然也存在由特聘教授領(lǐng)銜的進行研究的情況,但是要求本地合作的部分,一定也要有足夠功力,這樣特聘教授可以只是方向性的給意見!拔覀冏顬殛P(guān)心的,還是那個全職教授,他本身的實力有多少!北R乃桂說。

  (據(jù)北大官方網(wǎng)站顯示,目前該校共有長江學者95人,其中特聘教授63人。)

  (實習生段海燕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王尋)

[上一頁]  [1]  [2]  [3]

 
編輯:邱觀史】
 


  打印稿件
 
關(guān)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wù)】-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wù)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