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jīng)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法學專家:南丹特大礦難案審判凸顯中國法制進步 2002年06月20日 06:30 中新社南寧六月十九日電 題:南丹“七·一七”特大礦難案件審判凸顯中國法制進步 ——訪廣西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孟勤國教授 中新社記者 廣西南丹“七·一七”特大礦難涉案案件一審已經(jīng)塵埃落定,原南丹縣委書記萬瑞忠被判處死刑,原南丹縣縣長唐毓盛、肇事“礦老板”黎東明各被判二十年有期徒刑,六十多名涉案官員與礦主也受到了相應的懲罰。 廣西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孟勤國教授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這起斷送八十一名礦工生命、被惡意隱瞞十多天、揭露過程觸目驚心的“通天”大案的審判,法官不為輿論所主導,而秉持法律至上的法制精神,凸顯出中國民主法制的進步。 在全程關(guān)注了南丹案件的審判后,孟教授指出,南丹案件審判有三點值得肯定:法官努力做到程序公正,公訴人力求用事實說話,辯護人辯護無禁區(qū)。他說,控辯雙方進行訴訟就像一種競技比賽,法官是雙方的裁判,他必須不屈從于任何權(quán)勢和誘惑,超然獨立于任何一方當事人,才有資格充當裁判,同時也才能夠保證裁判的公正。在南丹案件的庭審過程中,法官始終沒有表現(xiàn)個人傾向,法庭始終扣緊案件主要事實展開法庭調(diào)查,對控辯雙方給予了應有的平等對待。對一些復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盡管法院、檢察院和辯護方仍然存在著較大分歧,但是,縱觀法院對六十多名涉案官員及礦主的定罪量刑,司法機關(guān)努力追求的是實事求是、罪刑法定、罪刑相當?shù)脑瓌t,而沒有因案件性質(zhì)惡劣、社會影響強烈而不講事實、不辯是非。 在談到中國其他地方類似惡性事件時有發(fā)生時,孟教授指出,對類似事故的肇事者進行審判,對社會將起到警示的積極作用,但是應該看到,出問題的地方往往就是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各地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背后大都有腐敗的影子,從這個意義上說,反腐敗比防事故更為重要。 孟教授表示,單就南丹“七·一七”礦難案件的審判個案本身來講,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被人們淡忘,但是,它作為一個個案在中國法制建設的進程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jīng)|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