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 2002年09月10日星期二
首頁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jīng)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廣告服務
 
中新網(wǎng)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

大中城市有義務為外來人口子女“義務教育”買單

2002年09月10日 14:42

  據(jù)報道,從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流動人口子女在公辦中小學的借讀費將大幅降低,小學借讀費由每學期500元降到200元,初中由每學期1000元降到500元。上海市流動人口子女在借讀費問題上也將可以享受到“準”上海市民的待遇,只要在上海居住的時間超過1年,免收中小學借讀費。

  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問題,多年來一直為方方面面的人士所關注。這部分人中來自經(jīng)濟相對落后地區(qū)的打工者占了絕大多數(shù),他們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因為交不起高額借讀費,他們的子女不得不在一些未獲政府批準的、極不規(guī)范的、教學條件十分惡劣的私立學校里就讀;更有一些家庭甚至不得不讓子女輟學。這些孩子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無疑將會嚴重地影響他們未來的成長,并進一步拉大與其他公民在文化上、經(jīng)濟上的差距,使他們在就業(yè)等方面遭遇極大的困難,同時,也不利于我們努力追求的社會公正、平等的實現(xiàn)。

  我國實施的是9年制義務教育。也就是說,只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那么,無論他生在哪里,長在哪里,都有權享受從小學到初中的義務教育。而他如果流向了大中城市,雖然增加了這些城市的教育支出,與此同時,卻又節(jié)約了他的出生地的教育支出———也就是說,異地就讀,并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負擔,僅僅是將這負擔從這一地區(qū)轉(zhuǎn)移到了另一地區(qū);在目前的情況下,更多的則是從相對貧困的地區(qū)轉(zhuǎn)移到了相對發(fā)達的地區(qū)。

  發(fā)達地區(qū)多承擔一點這樣的教育負擔,從經(jīng)濟角度來說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以北京市為例,目前,在全市公辦中小學和社會力量舉辦學校借讀的外省市戶口學生總量為10.3萬人,如果平均以每人每學年借讀費600元計算,一年所增加的教育開支也就6000萬元。而6000萬對北京市來說,相信不是大數(shù)目。反過來說,如果把這每人每年600元全免了,讓這些外來人口子女也能享受到一樣待遇,那么,對他們的父母來說,可能就要大大地松一口氣,其所體現(xiàn)出的“政治”上的積極意義,更不是這600元所能衡量的!

  換個角度說,作為大中城市,為外來人口子女的“義務教育”買單,不僅有這能力,而且有這義務。為什么?因為他們的父母在這座城市勞動,為這座城市創(chuàng)造了價值,那么,就有權利享受這座城市的居民普遍享受的待遇!皩诜鲐殹笔墙陙聿簧俅笾谐鞘械钠毡樽龇ǎ蓪ξ覀兩磉叺呢毨丝跒槭裁次覀兎吹挂暥灰,不愿援之以手呢?總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完全徹底地取消借讀費,既有可能,也有必要。(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嚴陽)


 
編輯:李艷敏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jīng)|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廣告服務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