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 2002年10月07日星期一
首頁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jīng)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wù) 廣告服務(wù)
 
中新網(wǎng)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體育新聞

亞運花絮:雨中的倩影 白領(lǐng)族與背囊客

2002年10月07日 08:41

  中新社釜山十月六日電題:亞運花絮

  中新社記者楊伏山

  雨中的倩影

  清晨從住地一出門,忽然下起了淅淅瀝瀝的秋雨。面對到釜山以來的第一個雨天,沒有攜帶雨具的記者茫然不知所措。好在雨尚小,記者冒雨狂奔一小段路,趕上班車,前往新聞中心。

  然而,車抵新聞中心之后,雨越下越歡,記者的心也越來越沉。無奈之下,只好鼓起勇氣再次往三、四百米距離開外的新聞中心狂奔。才開跑幾步,一名撐著花傘的韓國小姑娘一邊向我疾步走來,一邊向我招手。透過彼此都不太嫻熟的英語對話,得知她是韓國某大學(xué)二年級學(xué)生。她一路撐傘“護送”我到達目的地。

  當雨中我們彼此說再見時,我忽然發(fā)現(xiàn)這位熱心的韓國大學(xué)生志愿者,在雨中遠去的倩影是多么的美麗。

  白領(lǐng)族與背囊客

  赴亞運采訪的記者,雖然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但共同點不難找到。那就是:文字記者像寫字樓里的白領(lǐng)一族,攝影、攝像記者像背囊客。

  數(shù)碼時代,記者傳遞信息快捷方便多了,但他們肩上的“重量”也增加了不少。文字記者,以往只需一根筆、一張紙,借助傳真,即可把所見所聞化成美妙文字傳回各自總部,現(xiàn)在則人手一部電腦,加上韓國電源插口制式不同,需要另外攜帶轉(zhuǎn)換插頭,還有接電腦的電話線、寬帶線什么的,文字記者不正兒巴經(jīng)手提類似寫字樓里高級白領(lǐng)的電腦文件包,還真不行。

  比起文字記者,攝影、攝像記者的裝備就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至少,他們還得多帶上數(shù)碼相機及充電器、大小不同的鏡頭等等。如此一來,電腦包之類容量已嚴重偏小。他們想出了一個聰明辦法:背上行囊。所有“兵器”全扔進去了。于是,釜山記者堆里背囊客越來越多,漸漸流行開來,直至成為一種時尚。

  新聞中心人氣日旺

  初到釜山,主新聞中心還顯得寬敞舒坦。眼下,情景可有點不一樣了。最明顯不同就是,老外記者越來越多。各種膚色、各種裝扮的記者,使得原來主新聞中心略顯單調(diào)的陣容一下子豐富了許多。原本還顯得綽綽有余的記者工作平臺,這下子各家媒體搶著在自己認為滿意的位置,注上自己單位名稱標志,以示“占領(lǐng)”。劃地為牢,各自為政,一時蔚為風(fēng)景。與此相聯(lián)系的是,主新聞中心為記者提供的保險柜,原本稀稀疏疏還能見到一些未被占用的鑰匙,在上下五層保險柜上老實地呆著;轉(zhuǎn)眼間,所有的鑰匙不再“寂寞”,他們都跑到了記者胸前掛著的特別采訪證上了。原來記者為防丟失,把自己占領(lǐng)的保險柜鑰匙別在記者證上,隨時可以取用存放在保險柜里自己的器材。有人說,記者證上有小鑰匙的,一定是老記,因為他們經(jīng)驗老道,先下手為強。


 
編輯:張煒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jīng)|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wù)| 聯(lián)系我們| 廣告服務(wù)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