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月2日電日前,一名大連女艾滋病患者被父親打死的事件被許多媒體廣泛報道。
廣為流傳的“版本”是說一名叫傅善友的老漢因為女兒傅紅(化名)當(dāng)坐臺小姐患上了艾滋病,害怕受鄙夷和厭惡,殺死了女兒。媒體上刊登的文章頗具現(xiàn)場感:2002年11月25日15時30分左右,大連市中山區(qū)的一棟居民樓里,一個老漢低吼一聲,猛地扔掉手中的酒盅,抓起家中的絞肉機向熟睡中的女兒狠狠砸去。在被害人身邊,這個老漢像發(fā)了瘋一般地用板凳砸著自己的頭,邊砸邊喊:“我實在受不了,打死她我也不想活了!”趕到現(xiàn)場的公安干警沖上去奪下老漢手中的板凳,這時發(fā)現(xiàn),躺在地上的被害人是個20多歲的女孩,她臉色慘白,骨瘦如柴。經(jīng)過檢查,女孩已當(dāng)場死亡。
死者名叫傅紅,殺死她并想自殺的就是她的親生父親傅善友。傅老漢殺女兒的理由就是因為女兒當(dāng)坐臺小姐,患上了艾滋病。
看了這篇報道,人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起登峰造極的歧視艾滋病人的事件!面對艾滋病,患者的親生父親可以不顧舔犢之情,對女兒下毒手!中國艾滋病人的生存境遇,真的到了連父母都不能接納的地步了嗎?
針對事件的真?zhèn),本報記者日前展開調(diào)查,采訪了傅紅曾經(jīng)住院治療過的北京佑安醫(yī)院、大連第六人民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以及傅紅的母親,得出了不一樣的結(jié)論。本文將獨家披露一些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事實上,談到艾滋病就是必然的鄙夷和厭惡,就是必然的仇視,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在影響著一些傳媒對事件的正確認知。而基于公眾的一些傳統(tǒng)觀念,進行迎合、炒作,不僅無助于使整個社會形成關(guān)心艾滋病人,加強預(yù)防保健的健康氛圍,反而在客觀上會讓人們對艾滋病產(chǎn)生更大的恐慌。
隋雪英每次去病房給傅紅換藥,都要與她聊一些病以外的事情,一些女人們的話題。由于按規(guī)定她要戴口罩,所以傅紅常說,大姐你的眼睛真漂亮,我真想有一雙你這樣的眼睛。隋雪英也會笑著說,等你病好了,就照著我的眼睛做個整容吧。但是,醫(yī)護人員都知道,傅紅的病恐怕好不了了,她是艾滋病導(dǎo)致的腹部惡性腫瘤……
12月21日,記者見到北京佑安醫(yī)院專門收治艾滋病患者的愛心家園的護士隋雪英。談及傅紅事件的報道,隋雪英說她們病房的醫(yī)護人員都感覺到報道不可信。隋護士說今年9月22日到10月8日,傅紅就在愛心家園住院,醫(yī)護人員親眼看到,傅紅的父親傅善友是怎樣無微不至地照顧女兒的。
隋雪英說,傅善友的家庭是非常不幸的,傅紅是他的二女兒,大女兒因為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患了抑郁癥,進而發(fā)展成精神分裂癥,時刻要有人守著。傅紅是全家的希望,沒想到又患上了艾滋病。
傅紅來愛心家園住院時,正好是隋雪英的班。隋雪英說:“聽說來了個新病人,我到屋子里一看,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蒼白消瘦,過了體重,只有30多公斤,1米65左右的個子,人長得非常漂亮,大眼睛。但是她看我的眼神很復(fù)雜,既有希望、又有距離、還有點怕,好像在揣摩我。問她的情況,她說自己腹瀉、肚子疼、吃不下飯,當(dāng)時沒太在意,因為腹瀉是會引起肚子疼的,很快就輸上液了。她行動不便,吃喝拉撒都要人服侍,讓她父親來,實在是有點不方便。我就問傅紅家里還有些什么人,她說還有媽媽和姐姐,我說為什么不讓媽媽來,傅紅沒言聲,后來才知道她姐姐有精神疾病,也需要人照顧!
傅善友對女兒的態(tài)度護士們都看在眼里。女兒吃飯,他要一勺一勺地喂,女兒體溫稍微有點升高,老漢就急得找大夫,讓用藥。護士們就勸他不要急,要一步一步來,傅善友就會說,孩子的病長在她身上,疼在我心里,我能不著急嗎?
在以后的治療中,大夫發(fā)現(xiàn)傅紅的腹痛不是一般的腹痛,她的腹部恥骨上方有一個硬鼓鼓的包塊。經(jīng)過各種檢查,特別是腹部穿刺后,就順著穿刺的針眼形成了一個竇道,往外流淌像果醬那種顏色的膿汁,那種惡臭帶上幾層口罩都能聞到,護士就給傅紅往外擠膿,她疼得大叫。她父親就在門外等著,來回地走,臉上老淚縱橫,在門外一邊勸女兒忍一忍,又求護士動作輕一點。
隋雪英是1996年來到愛心家園的,在這里工作了6年了,與不少的患者處成了好朋友。她每次去病房給傅紅換藥,都要與她聊一些病以外的事情,一些女人們的話題,由于按規(guī)定她要戴口罩,所以傅紅常說,大姐你的眼睛真漂亮,我真想有一雙你這樣的眼睛。隋雪英也會笑著說,等你病好了,就照著我的眼睛做個整容吧。
但是,醫(yī)護人員都知道,傅紅的病恐怕好不了了,她是艾滋病導(dǎo)致的腹部惡性腫瘤,并已到晚期。
傅紅的病房就兩張床位,父親住在里面伺候她,女兒基本上是臥床,傅善友給女兒端屎倒尿,有時,護士說我們來吧,老漢都謝絕了,他是不放心別人。他的一個很細微的動作,隋雪英現(xiàn)在說起來還是唏噓不已:“每次輸完液,拔掉針頭后,傅善友都要輕輕地把女兒挽起的袖子放下來,蓋住傷口,好像怕著涼似的……”
傅紅在愛心家園住院16天,傅善友一直在伺候女兒,醫(yī)護人員沒有聽到傅善友埋怨過女兒一句,就是有一天,隋雪英進傅紅的病房,聞到了酒味兒,原來傅善友在喝酒呢。隋雪英忙對他說,病房里不能喝酒。傅紅還說,我爸就這點愛好了,大姐您就通融通融吧。傅善友忙說,不喝了不喝了,聽大夫的。
傅紅的病房就兩張床位,父親住在里面伺候她,女兒基本上是臥床,傅善友給女兒端屎倒尿,有時,護士說我們來吧,老漢都謝絕了,他是不放心別人。他的一個很細微的動作,隋雪英現(xiàn)在說起來還是唏噓不已:“每次輸完液,拔掉針頭后,傅善友都要輕輕地把女兒挽起的袖子放下來,蓋住傷口,好像怕著涼似的!
后來,傅家考慮到費用等問題,決定出院,轉(zhuǎn)到老家大連的醫(yī)院,這樣方便一些。為此,傅善友又讓老伴來伺候女兒,他回家做準備工作去了。
隋雪英說,在傅紅母親伺候的日子里,傅紅常埋怨母親沒有父親伺候得好,心不細什么的,有時護士還得去勸傅紅。傅紅的母親也從沒有對女兒說過什么重話,只是經(jīng)常一個人躲在角落里抹眼淚。
10月8日,傅紅坐了一輛家里在北京花3000元雇的小車回家了。走的時候,還是隋雪英送的他們。
報紙上說老傅是喝了酒以后干的,他那天沒喝酒,家里沒一點酒味。以前我不知道啥是艾滋病,女兒得了這病后才知道,可是大夫說已經(jīng)轉(zhuǎn)成腫瘤了,看孩子病成那樣子,我們恨不得能替了她的痛,天地良心,怎么會歧視她呢?
傅紅回到大連后,就住進了大連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金德壟是她的主治醫(yī)生。談及傅紅事件,這位說話慢悠悠的金大夫語氣很重、很急促地表達了他對一些媒體報道的異議。他介紹,那時,傅紅已經(jīng)瘦成了一把骨頭,到了癌癥晚期,生命以分計。長期臥床和疼痛,使她經(jīng)常發(fā)出尖利的慘叫,經(jīng)常無端地發(fā)脾氣。沒幾天,就出院了。家里人也都做好了準備,等待最后的時刻。11月18日,金德壟還帶人去傅家家訪了一次,傅紅見到金大夫很高興。金德壟說,傅紅家的情況只需用四個字形容就夠了———家徒四壁。在與傅紅父母交談的過程中,金德壟能感到這兩位憔悴的老人對生活的絕望和無奈,他還慢聲細語地勸了半天。沒想到一周后,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慘事。
12月22日,記者撥通了傅紅家的電話。傅紅的母親在電話里哭訴了事情的經(jīng)過:“從北京回來后,老傅就有點不對頭,連續(xù)失眠六個晚上,看人的眼光是直直的,有時盯著窗外一看就是好半天。兩個孩子在家里,都要我們管,我好多天沒睡一個完整的覺了,傅紅那里一刻也離不了,接屎接尿,喂水喂飯,閑不下來。25號那天,是他開餉的日子,他領(lǐng)了退休工資回到家,說是累壞了,歇了好半天。我實在困得不行了,就倒在床上睡著了,我真不該睡呀,不然不會出這事的,等我聽到傅紅的叫聲,跑過去的時候,已經(jīng)來不及了。老傅亂碰亂撞要自殺,說活不下去了。我一邊攔他,一邊叫鄰居報警!
“老傅最疼的就是二丫頭了,當(dāng)成自己的命。為了給她治病,家里已經(jīng)花了快10萬塊錢了,我是胃癌,做了手術(shù)沒多久,要不是還有大女兒需要照顧,我真的不想活了。報紙上說老傅是喝了酒以后干的,他那天沒喝酒,家里沒一點酒味。以前我不知道啥是艾滋病,女兒得了這病后才知道,可是大夫說已經(jīng)轉(zhuǎn)成腫瘤了,看孩子病成那樣子,我們恨不得能替了她的痛,天地良心,怎么會歧視她呢?”傅紅的媽媽還說,她懷疑傅善友是精神方面出了問題,經(jīng)過申請,可能是在12月25日作精神病的鑒定。
對那個女青年采取跟蹤追擊、圍追堵截、狂轟濫炸的追明星的方法,把她的痛苦反復(fù)把玩,這能叫關(guān)愛嗎?這一次,又把大連這個女孩子這樣炒作,這種報道太主觀、太片面了,這會給讀者造成誤導(dǎo)的,會造成恐慌的,F(xiàn)在一些媒體報道艾滋病的出發(fā)點,主要是滿足一些人的獵奇心理。
傅善友殺女兒肯定已經(jīng)構(gòu)成犯罪———如果經(jīng)鑒定他沒有精神疾病的話。但是,從對傅善友殺人動機的報道來看,有些媒體的確有些草率、過于簡單。
隋雪英護士直言不諱地談了她對這個事件的看法,從她親眼看到的傅家父女情感,一些媒體簡單把事件的起因歸結(jié)于因遭受歧視而打死了女兒,過于片面了。“如果真像媒體上報道的那樣,因為女兒得了艾滋病,傅善友就把她殺了,那她為什么在北京這樣體貼入微地伺候傅紅呢?傅紅是什么病,父母早就知道。其實,事情起因后果遠非那么直接。我們想一想,大女兒得的是精神疾病,二女兒又患了腫瘤這樣的不治之癥,家里就這兩個孩子,作為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傅紅在我們這里就下了幾次病危通知,由抱著一絲希望去治療,到最后財力衰竭,走向絕望、崩潰,這是一個很復(fù)雜、很漫長、很痛苦的過程。這是一起因為貧病交加而絕望導(dǎo)致的流血事件。如果非要往艾滋病上靠,我們就覺得牽強。”
談及媒體應(yīng)當(dāng)如何報道艾滋病的問題,金德壟大夫直言不諱:“媒體確實應(yīng)當(dāng)反思,包括貴陽的那個艾滋女結(jié)婚的報道。對那個女青年采取跟蹤追擊、圍追堵截、狂轟濫炸的追明星的方法,把她的痛苦反復(fù)把玩,這能叫關(guān)愛嗎?這一次,又把大連這個女孩子這樣炒作,這種報道太主觀、太片面了,這會給讀者造成誤導(dǎo)的,會造成恐慌的。我看現(xiàn)在有的媒體報道艾滋病的出發(fā)點,主要是滿足一些人的獵奇心理。”
隋雪英說:“我在愛心家園工作了6年,每年12月1日,都有記者來我們這里采訪。可是每年提的問題都不外乎:你怕不怕?你是怎樣說服愛人同意的?而且都對患者的感染渠道很感興趣。每年都是這幾個問題,我都有點煩了。其實,對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最主要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他們最需要的不是可憐,而是能像對待其他人一樣來對待他們就行了。要知道,在目前的醫(yī)療條件下,艾滋病是無法治愈的,但是可以預(yù)防、可以控制,宣傳教育是最好的疫苗,我們在宣傳的時候,應(yīng)該講藝術(shù)性,更應(yīng)該講人文關(guān)懷,千萬別再聽風(fēng)就是雨,盲目炒作了!
來源:健康時報
作者: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