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50年

廣告

搜狐公司中國新聞社

 1949-1999


 

 

 

 

 

 

[返回]

 


您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 國慶網(wǎng)站首頁>>新中國高層職官志>>新中國高層職官志內容

葉圣陶 (1894─1988.2)

江蘇蘇州人。原名葉紹鈞,曾用名葉秉臣。1911年11月,改現(xiàn)名葉圣陶。筆名有葉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1911年中學畢業(yè)后,當鄉(xiāng)鎮(zhèn)小學教師。1916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zhí)教。1919年加入北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新潮社”,開始發(fā)表小說、新詩、文學評論和話劇劇本。1921年與周作人、沈雁冰、鄭振鐸等人發(fā)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共同舉起“為人生”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旗幟!拔遑Α边\動,與胡愈之等人創(chuàng)辦《公理日報》,進行反帝愛國宣傳,后又主編中國濟難會的《光明》半月刊。1923年任商務印書館編輯。1930年任開明書店編輯!熬乓话恕笔伦兒,參加發(fā)起成立“文藝界反帝抗日大聯(lián)盟”。1939年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理事。1946年后參加愛國民主運動,任中華全國文藝界協(xié)會總務部主任。1949年任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

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出版社社長和總編輯,教育部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民進第六屆中央副主席、第七屆中央主席、名譽主席,全國文聯(lián)第一至四屆委員,中國作協(xié)第二、三屆理事、顧問,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

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創(chuàng)作了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1923年)和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1929年)。其他作品還有:短篇小說集《隔膜》(1922年)、《火災》(1923年)、《線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厭集》(1928年)等。在長期的編輯生涯中,先后主編或編輯過《詩》雜志、《文學周報》、《小說月報》、《中學生》、《中學生文藝》、《國文月刊》、《開明少年》、《筆陣》、《國文雜志》、《中國作家》等多種重要的文學、語文教育刊物和幾十種中小學語文教科書,撰寫過十多本語文教育方面的論著,為語文教育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舉薦過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了《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4歲。

妻子:胡墨林,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校對科工作,1957年3月逝世。

 

葉選平 (1924.11-)

廣東梅縣人。194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1年1月參加工作, 延安自然科學院機械系畢業(yè),大學文化。1941年-1945年在延安自然科學院機械系學習。1945年-1947年為延安兵工廠工人、延安中央軍委工業(yè)局干部。1947年-1948年任晉綏邊區(qū)第一機械廠干部。1949年-1950年先后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清華大學短期學習。1950年-1960年任沈陽第一機床廠車間副主任、主任、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其間1952年-1953年赴蘇聯(lián)機械廠實習)。1960年-1962年任遼寧省沈陽市機械局副總工程師。1962年-1973年任北京第一機床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黨委副書記。1973年-1977年任北京市機械局領導小組副組長、黨委常委。1977年冬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78年-1980年任國家科委三局局長。1980年任廣東省副省長兼省科委主任。1983年任廣州市市長、市委副書記。1985年至1991年任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省長。1990年3月當選為孫中山基金會名譽會長。1991年4月當選為第七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黨組書記。1992年2月當選為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長。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1993年12月任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名譽理事長。1995年5月任北京理工大學董事會名譽董事長。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

父親:葉劍英。

 

田紀云 (1929.6─)

山東肥城人。194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5年1月參加工作,高中學

歷。1941年秋參加八路軍。1942年初進入魯西抗屬工廠當童工。1943年6月

被保送到抗屬小學學習。1945年被保送到魯西南第三抗日中學學習并從事戰(zhàn)勤工作。

1946年后任冀魯豫朝城縣一區(qū)土改工作組組長兼區(qū)長。1947年調到商業(yè)會計學校

學習,同年被分配到冀魯豫戰(zhàn)勤總指揮部任總會計。1949年隨軍南下,任贛東北行署

財政處總會計。1949年-1953年任貴州省貴陽市軍管會財政接管部機要秘書,貴

陽人民革命大學、貴州省財政干部訓練班班主任。1953年-1969年任貴州省財政

廳秘書科副科長、科長,省財政廳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省財政廳計劃科科長、預算處處

長,省財政廳副廳長,中共中央西南局財辦財金處副處長。1969年-1981年任四

川省革委會財貿經(jīng)營管理組副組長,省財政局副局長、局長、黨組書記,省財政廳廳長、

黨組書記。1981年9月-1983年6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成員。

1983年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務院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書記,全國綠化委員會主

任,中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主任,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1985年9月

被增選為中共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1987年11月當選為中共

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88年4月-1993年任國務院副總理。1992年

10月當選為中共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

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1993年5月當選為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中

國市場經(jīng)濟研究會名譽會長。1994年11月起任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名譽會長。

1997年9月當選為中共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98年3月任第九屆全國人大

常委會副委員長。是中共第十二至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第九

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

愛好打網(wǎng)球。曾獲麗珠得樂杯網(wǎng)球邀請賽冠軍、首屆“保險杯”網(wǎng)球賽亞軍、首屆

“天龍”杯網(wǎng)球聯(lián)誼賽第三名、92沙田杯賽冠軍等。

夫人:李英華。

 

史良 (1900-1985.9.6) 女。

江蘇省武進常州人。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師范學校。參加過“五四”運動和北伐

戰(zhàn)爭。1927年上海法政大學法律系畢業(yè)。1931年當律師,任上海律師公會執(zhí)行委

員。多次出庭為受國民黨當局迫害的進步人士辯護。1935年參加救國會,任上海婦女

救國會常委。1936年被捕,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抗日戰(zhàn)爭期間,任中國婦女慰

勞總會理事。在武漢、重慶等地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任全國婦女指導委員兼聯(lián)

絡委員會主任。是第一、二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2年加入民主政團同盟,任民盟

中央常委。1948年1月在香港召開民盟一屆三中全會,宣布與中國共產(chǎn)黨合作。

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長,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長,保護兒童全國委員會

副主席,第二至五屆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第一至三屆民盟中央副主

席,第四、五屆民盟中央主席。1979年被補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后任第六

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1985年9月6日在京逝世,終年85歲。

 

白立忱 (1941.1-) 熱河凌源(今屬遼寧)人,回族。197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64年8月參加工作,沈陽農(nóng)學院農(nóng)機系農(nóng)業(yè)機械化專業(yè)畢業(yè),大學文化。1960年至1964年在沈陽農(nóng)學院農(nóng)機系農(nóng)業(yè)機械化專業(yè)學習。1964年至1968年任遼寧省營口市農(nóng)學院農(nóng)業(yè)機械研究所技術員。1968年至1972年下放“五七”干校和農(nóng)村勞動。1972年至1980年任中共遼寧省營口市委組織部干事,市人事局副科長。1980年至1983年任中共遼寧省營口市郊區(qū)區(qū)委副書記、書記。1983年至1984年任中共遼寧省營口市委副書記、營口市市長。1984年至1985年任中共遼寧省盤錦市委書記,遼寧省省長助理。1985年至1986年任中共遼寧省委常委、遼寧省副省長。1986年至1987年任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委員會副書記、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副主席、代主席。1987年至1997年任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委員會副書記、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席。1997年任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部長級)。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1999年1月當選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是中共第十三至十五屆中央委員,第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甘肅)。

喜愛登山,聽古典音樂。

 

司馬義·艾買提 (1935.9─)

新疆策勒人,維吾爾族。大專學歷。195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2年3月參加工作,大專文化。1952年─1954年先在新疆和田土改訓練班學習,后在策勒縣參加減租反霸和土改工作。1954年─1963年,任新疆策勒縣四區(qū)團工委書記、團縣工委書記,策勒縣委副書記兼縣長(其間:1960年─1962年在中央高級黨校新疆班學習)。1963年─1965年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田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66年-1967年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文教政治部副主任。1967年─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初受沖擊。1969年-1972年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革委會常委、文教衛(wèi)生組組長。1972年-1985年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兼自治區(qū)黨委組織部部長、自治區(qū)革委會副主任、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席(其間:1975年─1981年兼任烏魯木齊部隊政委、黨委常委)。1985年10月任國家民委主任、黨組書記。1988年4月當選為第七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1993年3月在全國人大第八屆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委員,1993年至1998年3月兼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還曾任新疆軍區(qū)政委,中國-土耳其友好協(xié)會會長。1998年3月在全國人大第九屆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委員。1998年任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協(xié)調委員會主任。1998年7月起任中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主任。1999年1月批準為全國擁軍優(yōu)屬擁政愛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中共第十至十五屆中央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1934-)

原名拉木登珠。出身青海省湟中縣藏族農(nóng)民家庭。系十三世達賴活佛圓寂之后,按教

規(guī)于1938年尋獲的“轉世靈童”。1939年迎到拉薩,1940年2月經(jīng)國民黨政

府批準繼任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當月在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1951年西藏和平解

放后,歷任西藏自治區(qū)籌委會主任委員,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第一、二屆全國人大常

委會副委員長。1959年3月發(fā)動武裝叛亂,失敗后逃亡印度,并組織流亡政府。

1964年12月17日國務院通過決議,撤銷其職務。1978年以后,達賴曾數(shù)次派

人回國。1981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接見達賴的代表時提出歡迎達賴喇嘛回國的五

條方針。1989年10月達賴獲當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是第二、三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

著有自傳《我的國家和我的人民》。

 

版權所有:中國新聞社、搜狐公司     制作單位:中國新聞社多媒體信息部

Copyright: http://m.fraudsandswindlers.com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