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丝一区二区三区不属,亚洲精品自拍偷拍视频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諾貝爾經濟學獎今揭曉 危機“良醫(yī)”最有望奪魁
2009年10月12日 10:13 來源:國際金融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截至昨天,諾貝爾獎已公布5個獎項獲得者,僅有經濟學獎尚待揭曉。根據諾貝爾基金會之前公布的日程,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會公布經濟學獎得主。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機、氣候變暖等大環(huán)境下,研究貨幣政策、行為經濟和環(huán)境經濟的3組經濟學家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殊榮。

  貨幣政策三人組

  根據湯森-路透的預測,約翰·泰勒、豪爾迪·加利、馬克·格特勒3位經濟學家由于在貨幣政策理論研究方面貢獻突出,極有可能成為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紤]到貨幣政策理論在金融危機中可能發(fā)揮的作用,上述3人幾乎是最大熱門。

  約翰·泰勒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他1993年所提出的貨幣政策規(guī)則“泰勒規(guī)則”,已為包括美聯(lián)儲在內的各國中央銀行所奉行,其后的貨幣政策規(guī)則研究也主要是對其理論的發(fā)展,或是致力于參數的選取方面。從投資實務的角度而言,泰勒規(guī)則被廣泛用于利率期貨等投資的分析中。

  豪爾迪·加利為西班牙巴塞羅那龐比猶-法布拉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及國際經濟學研究中心董事。他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理論的推崇者,并與另一位著名的新凱恩斯主義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げ继m查德進行長期合作。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理論強調失業(yè)和經濟波動的微觀基礎,核心觀點是經濟波動與真實沖擊(如技術沖擊)有關,而與貨幣沖擊無關。加利曾著有《貨幣政策、通貨膨脹與商業(yè)圈》一書對該理論進行介紹。

  馬克·格特勒為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他與現(xiàn)任美聯(lián)儲主席本·伯南克保持長期親密的合作關系。二人在美聯(lián)儲1999年度研討會上提交的合著論文中提出,央行應調整貨幣政策,以應對資產價格的變化,其程度只需到能影響實體經濟的前景即可。

  行為經濟兩人組

  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馬修·拉賓和瑞士蘇黎世大學經濟學實證研究學院教授兼院長恩斯特·費爾由于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成為另一組熱門人選。

  行為經濟學是一門試圖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融入標準經濟學理論的科學。行為經濟學嘗試對非理性行為進行研究,打破了主流經濟學的界限及視域,在“現(xiàn)實人”的基礎上發(fā)展了主流學派的“經濟人”概念。他們認為,“經濟人”也對具有偏見的推理、自我沉溺、自我毀滅的行為和種種其他人類缺陷和長處作出反應。行為經濟學理論還關注公平、互惠和社會地位等許多其他方面,因此,行為經濟學試圖對傳統(tǒng)假定進行修正。

  馬修·拉賓認為,人們的偏好具有“風險厭惡”的基本特性。風險厭惡和收入的邊際效用遞減理論在效用上是一樣的,這是人們心理上的一種直覺。這有助于解釋在大規(guī)模的風險上,人們傾向于降低消費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活動。該理論也包含了賭金很小的時候,人們所表現(xiàn)的“風險中性”,即他們只根據期望貨幣價值來選擇賭博。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期望效用函數刻畫了人體對待風險的不同偏好。恩斯特·費爾通過試驗印證了這一成果。

  環(huán)境經濟二人組

  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威廉·D·諾德豪斯和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馬丁·L·魏茨曼由于對目前流行的環(huán)境和氣候經濟學作出了不凡貢獻,也有可能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德豪斯是全球研究氣候變化經濟學的頂級學者之一。他的研究范圍很廣,包括環(huán)境、價格、能源、技術變革、經濟增長等都有所涉及。1972年,諾德豪斯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賓(JamesTobin)提出“凈經濟福利指標”(NetEconomicWelfare),主張應該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經濟行為所產生的社會成本從GDP中扣除,同時加上一直被忽略的家政活動、社會義務等經濟活動。

  諾德豪斯不斷發(fā)展研究全球變暖的經濟學方法,包括整合的經濟和科學模型的構建等,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有效途徑。此外,他還極力主張從排放許可制度轉向征收碳排放稅。

  魏茨曼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環(huán)境經濟學,內容涉及環(huán)境與自然資源經濟、綠色會計、生物多樣性經濟、環(huán)境立法等多個方面。他尤為關注氣候變化,并將突發(fā)性氣候變化要素的影響納入氣候變化成本收益分析。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