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談判結果昨天公布,降幅為35%。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與澳大利亞FMG公司達成的粉礦長協(xié)價的降幅比日澳達成的首發(fā)長協(xié)價低1.5個百分點左右,這是中國鋼鐵企業(yè)在全球鐵礦石談判中首次出現的“中國價格”。
中國作為連續(xù)6年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在過去20年來的談判中,從沒拿到過鐵礦石的首發(fā)價,而這次在“間諜門”事件之后,不但很快有了談判結果,而且還拿到“中國價格”。這主要歸功于3月27日中國鋼材期貨上市。只有期貨市場才是這次鐵礦石談判的真正后臺。
在沒有鋼材期貨的20年里,20次談判只有6次價格下跌,其余的談判都是以漲價為最后結果。因為國內鋼企沒有對沖風險的金融工具。很多鋼鐵企業(yè)在原料進口價和產品出廠價之間存在風險敞口,在沒有期貨市場的配合下,風險只有企業(yè)自己完全承擔。在這種局面下,國際鐵礦石價格下跌后造成的我國企業(yè)的經營困境,制約了鐵礦石價格的談判策略,也制約了企業(yè)應對原材料價格風險的能力。換句話說,沒有期貨市場的談判,就是沒有價格主導權的不對等談判,無論如何談,我們也占不到上風。
這次不同了。雖然目前只有螺紋鋼和線材兩個鋼材期貨品種,但由于企業(yè)有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所提供的對沖功能,可以通過國內期貨市場鎖定價格風險,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就有足夠的信心和對方討價還價。希望能夠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不僅僅只看到“中國價格”,還能夠看到商品的定價權中有中國的身影! (司馬橋 中金博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