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愛財,但又不愿露富。細說原因,大概一是怕人借錢,二是怕被“強人”惦記,再有就是富得不明,心中有鬼,想到法網(wǎng)恢恢,更是平添一層忌諱。于是,手眼通天的人,便把錢轉(zhuǎn)移到國外,存入瑞士銀行。要是沒這本事,則改名換姓,整出許多化名存款來。
化名存款所以可能,原因在儲戶存錢時,存單由客戶自己寫,銀行只管填寫沒填寫人名,不問真假,這叫存款記名制。記名制的做法,世界上多數(shù)國家早已廢止。只是國人覺醒晚,6年前才改弦更張,實行實名制。存款人開新賬戶,往銀行存錢,銀行要求在存單上具寫真名,并登記證件號碼。
有人說,實名存款是一場革命。革命不革命不好說,但它有利打擊腐敗卻是肯定的。盡管早在1988年,全國人大就設立了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可執(zhí)行起來,卻總有點力不從心。因為司法機關辦事,總得以事實為依據(jù),明知有“貓膩”,但如果拿不出足夠的證據(jù),法律這根“準繩”也綁不了人。而恰恰是存款記名制,讓貪贓枉法者鉆了空子,不管是黑心錢還是昧心錢,只要用假名一存,查起來就得大費周折。
不過,實名制也有兩種,即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實名是身份實名,我們現(xiàn)在實行的就是這種,只登記存款人的姓名和有效證件——比如身份證號碼。而廣義的實名制,除了身份證,還要登記存款人的職業(yè)、住址和家庭狀況等。為什么要登記這些信息,為的是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個人信用制度。
文明社會,信用是一塊基石,抽掉了這塊基石,往小了說,市場制度無法運行;往大了說,整個社會就得解體,退回到人類開化前的“自然狀態(tài)”。在商業(yè)社會里,個人信用只能用個人財產(chǎn)來衡量,有多少財產(chǎn)就有多大信用,如果一文不名,你的信用就沒有保證。
無疑,我們現(xiàn)在的實名制,還僅是身份實名。盡管推行比較順利,社會反應也比較平靜,但平靜的背后,是這項政策在有些地方走了形,變了味。是個老毛病了,部門利益經(jīng)常跳出來干擾國家政策。上面明明傳下來一部好經(jīng),可被歪嘴和尚一念,就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為了拉存款,一些機構不是立足于提高服務質(zhì)量,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反而搞起了“人有我無”,人家要審核證件,填寫真名,我這里好商量,假名一樣放行。如此一來,實名制豈不成了一紙空文。
再就是這年頭假東西太多,交上個人照片,外加200元錢,一張假身份證立等可取。銀行職員沒有練就“火眼金睛”,讓他們甄別這樣的證件,肯定力有不逮。要是這一關把不住,化名存款又將如魚兒入海,再想把它找出來,就難上加難了。
完善存款實名制,我的看法,還得采用廣義實名制辦法。身份證可以造假,但家庭住址、工作單位、收入狀況做假就難。銀行一個電話,便可問個水落石出。因此,廣義的實名存款,不僅可以杜絕身份造假,而且有利于建立個人信用評估制度。據(jù)說幾年前上海就已著手做這方面的工作,若這項制度建立起來,將是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設想一下,如果有了全國統(tǒng)一的個人信用評估體系,那么將來我們也可像老外一樣,非常瀟灑地開出個人支票,這總比蘸著唾沫點鈔票要“酷”吧。更重要的是,個人信用制度完善后,市場交易就更透明了,還能大量減少使用現(xiàn)金,不僅快捷、省錢,而且安全。押送現(xiàn)金可是提著腦袋的事,運鈔車有人搶,可你聽說過有人搶支票嗎!
希望廣義實名制能得到政府的重視,思前想后,都不應有人反對的。要是有誰不贊成,請把理由說出來大家聽聽。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王東京 中央黨校經(jīng)濟學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