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近日表示,股指期貨在制度上和技術上的準備已基本完成,推出股指期貨產品的時機正日趨成熟。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關負責人日前也認為,不久以后將會推出股指期貨。市場對于股指期貨的關注再度升溫。股指期貨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在人們心里引發(fā)了諸多懸念。
懸念一 股指期貨推出前后,股市是漲是跌
根據國際市場經驗,推出股指期貨前后現(xiàn)貨市場有漲有跌,但長期不會改變現(xiàn)貨市場的基本走勢
近日股市走勢低迷,而滬市上市公司弘業(yè)股份的表現(xiàn)卻異常搶眼,10月底以來最大漲幅已超過80%。刺激弘業(yè)股價上漲的是,其旗下弘業(yè)期貨的金融期貨經紀業(yè)務資格已獲核準,從而具備進行股指期貨業(yè)務的資格。
一年多來,每當有關股指期貨的消息一公布,都會在股市中激起一陣波瀾。股指期貨推出前后,股市是漲是跌,無疑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根據國際市場經驗,各國推出股指期貨前后,現(xiàn)貨市場有漲有跌,但長期來看,并不會改變現(xiàn)貨市場的基本走勢。美國于1982年推出股指期貨。此前,標準普爾500指數上升4.35%,之后就連續(xù)下跌,但短期的下跌并沒有改變長期上漲的趨勢。韓國的股指期貨是在指數長期下跌的趨勢中推出的。推出前,現(xiàn)貨市場指數上漲了17.5%,股指期貨上市后,指數又恢復了下跌趨勢,一年后股市跌幅達27%。
股指期貨推出后,會不會分流股市里的資金呢?專家認為,股指期貨對于現(xiàn)貨市場的資金存在正反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股指期貨和股票現(xiàn)貨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效應,尤其部分投機者和被動投資者,會將資金從現(xiàn)貨市場轉移到期貨市場。另一方面,股指期貨的推出,又會促進股票市場交易的活躍,吸引大批場外資金的進入,從而提高股票現(xiàn)貨市場規(guī)模和流動性。從長期來看,現(xiàn)貨市場和期貨市場規(guī)模將可能同步擴大。
今年下半年以來,股市的“二八”現(xiàn)象越來越突出,大盤藍籌股得到更多關注。很多投資者認為,這與市場對股指期貨的預期有關。從國外市場的情況看,也有類似現(xiàn)象。據研究,股指期貨上市后,成分股比非成分股的波動性增大,成分股的平均報酬率比非成分股的增加。同時,股指期貨推出前后,籌碼稀缺性可能導致成分股短期內溢價。
面對股指期貨,股票投資者該如何應對?專家建議,股指期貨推出前積極關注滬深300指數成分股,而在股指期貨推出初期應注意回避其回調風險。與此同時,積極關注指數型投資基金的表現(xiàn)。另外,股指期貨推出后,取得中金所會員資格的期貨公司將直接并顯著受益,因此投資者可以積極關注控股或參股期貨公司的上市公司,以及控股期貨公司的上市券商。
懸念二 散戶如何參與股指期貨
中小投資者不應把股指期貨作為首選理財工具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股指期貨是適合機構投資者參與的投資工具。那么,中小投資者如何參與股指期貨交易?在入市前又該注意些什么?
一般來說,散戶參與股指期貨并沒有障礙。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有關人士介紹,參與股指期貨交易的客戶,在與期貨公司簽署風險揭示書和期貨經濟合同,開立期貨賬戶,并繳納保證金之后,就可以開始股指期貨交易。投資者可以通過所在的證券公司找到關聯(lián)的期貨公司,也可以通過中金所網站,選擇一家獲得金融期貨經紀業(yè)務資格的期貨公司。該人士特別提醒,目前投資者手中的證券賬戶或者商品期貨交易編碼,不能用來進行股指期貨交易。
對于已經習慣股票交易的投資者而言,在進行股指交易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它與股票交易不同的特點。如股指期貨有做空機制,既可以先買后賣,也可以先賣后買,提供了對沖風險的途徑;再比如在結算方式上,股指期貨交易采用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如果賬戶保證金余額不足,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補足,否則可能被強行平倉,這會給投資者帶來短期資金壓力。
盡管從程序上看,中小投資者可以參與股指期貨交易。但綜合各種因素看,中小投資者不應把股指期貨作為首選理財工具。
首先,股指期貨交易的門檻不低。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的合約標的為滬深300指數。按照合約條款,合約乘數為每點300元,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10%,以11月6日滬深300指數收盤5317.55點計算,一手合約的價值為159.5萬元,為此最少要繳納約16萬元的交易保證金。再考慮到應對股指期貨價格波動需要追加的保證金,一手合約至少需要30萬到50萬元資金。
其次,交易機制等方面,股指期貨比股票交易更具專業(yè)性、復雜性。保證金制度的杠桿效應,在放大收益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都有更高要求。中金所開設股指期貨仿真交易后,“爆倉”的中小投資者屢見不鮮,就暴露出很多人不熟悉交易規(guī)則、不太了解風險特點的問題。
從國際市場的經驗看,機構投資者是股指期貨市場的主力。在美國芝加哥商業(yè)交易所,參與股指期貨交易的機構投資者占90%左右。日本對中小投資者進入股指期貨市場有非常嚴格的控制。在亞洲其他市場,參與股指期貨的中小投資者比例相對較高,但也呈快速下降趨勢。
因此,專家提醒,中小投資者入市前應慎重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對于缺乏風險管理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的中小散戶,遠離高風險市場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懸念三 股指期貨是否讓機構變得更“強勢”
指數基金存在更多機會,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將更加優(yōu)化
今年以來,多數基金業(yè)績表現(xiàn)不俗,很多個人投資者卻“賺了指數賠了錢”。很多人不免要問,股指期貨推出后,機構手中又多了一個避險“利器”,是否會變得更加“強勢”呢?
對于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來說,股指期貨確實意義重大。我國的基金向來換手率很高,其中重要原因是,市場缺乏規(guī)避系統(tǒng)風險的工具。在市場出現(xiàn)短期下跌時,基金只能拋出股票,鎖定利潤。頻繁交易,既增加了成本,也與長線投資的理念相去甚遠。
股指期貨推出之后,這一現(xiàn)象將得到大大改觀。當基金感覺風險要來臨的時候,不必再拋出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只需賣出與股票組合相當的股指期貨合約。這樣,市場下跌時,雖然股票組合發(fā)生了較大虧損,但可以從期貨市場中獲取利潤,而且盈虧基本相互抵消。由此,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可以很好地貫徹其價值投資的理念。
不過,并不是所有基金都能獲得良好避險效果。銀河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認為,一般來說,50ETF、嘉實300等指數基金,或者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為主要投資組合的股票型基金,與滬深300指數具有良好相關性,在股指期貨推出后可能有更多機會。而以小盤股為主要投資組合的基金與滬深300相關性較差,套期保值的效果可能不理想。
業(yè)內人士普遍預期,股指期貨推出后,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的結構將更加優(yōu)化。對于基金而言,股指期貨作為重要的風險對沖工具,將豐富基金的投資組合,促進基金理財產品設計進入個性化時代,投資者今后選擇基金將會有更多選擇。對于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和企業(yè)年金等資產管理公司而言,資金入市渠道與投資工具也能得到進一步拓寬。(歐陽潔 許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