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不合時宜”的書房
白雪,灰天,不算明亮的上午,我去方莊。轉進芳古園顯然有些年頭的小區(qū)大門,就見到散步歸來的吳冠中。很意外,居然沒穿那雙傳說中的“運動鞋”。我喊了一聲,他回過頭,“我正要回家等你呢!睒堑览,我們還說了些什么,終是記不起來了。
那是2004年冬天,在一家出版社做編輯的我,為一本梵高傳記作序之事,幾次電話驚擾他。我驚訝于吳冠中那么大的一個畫家,只要是上午的電話,準是本人接聽,“喂……”“我是!薄瓗状谓涣飨聛,我甚至建議他在舊稿《談梵高》的基礎上新寫一篇……直到那天拜訪,我徹底打消了這一冒失的念頭,用了很早之前的底稿。
圖書出版后,細心的讀者還是發(fā)現(xiàn)了幾個修訂過的地方。一名遼寧的讀者甚至專門來信,比照新舊稿勾畫出改動之處,以為是我的編輯失誤。他不知道,那是吳冠中在打印紙上,一字一句的最終修訂。
想起來,那天是依出版要求,去取他的修訂稿與授權簽名。
他把畫室當書房
吳冠中是有書房的,用了家中光線最好的一間房子,兼做畫室,也不過10平方米的樣子。三層鐵皮書架,滿當當?shù)卮a著書。那一天,我居然在他的書架上,發(fā)現(xiàn)了幾種魯迅《野草》的版本;老桌子上放著一本16開的冊子,似乎是一位畫家的手札,記不得了。他將最奢侈的一個角落,留給了長方形的大木板——那是他的畫板,順手位置,放上作畫器具。那一天,我看到一冊書法,不知是誰的,攤開了,擺在那里。
“你見過那些畫家的畫室吧?我的這么小,不合時宜啊!彼π,“我這是書房,很多畫家只有大畫室,沒有書房!辈恢獮楹,這句玩笑話,每次見到“大畫室”,我都會想起來,也就記住了。
我以為,他會活很久。清癯的老人,在方莊的一個老小區(qū)里,傾心照看臥病在床的妻子,清晨出門散步,隨手將垃圾扔進樓下的垃圾箱里……特意找出那本我責編的《尖叫的耳朵——梵高的藝術與生活》來,看了下出版日期:2005年1月第1版;再找經數(shù)次訂正,末尾簽著“吳冠中”三字的《談梵高》打印稿:2004年12月6日……還有一張稿費收條,卻是怎么也尋找不見,不知夾進了哪一本書里。
應該就是這一天了,2004年12月6日,我見到了他;2010年6月25日,在人間活了91年的他駕鶴西去;2010年9月10日,照舊陰沉的星期五,我陪來昆明講學的李銀河去景星花鳥市場轉,忽見緩慢行走的老太太頭頂,一塊抽象民族圖騰扎染布,那么像是吳冠中的作品……突然想起他來,這個不屈的老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他讓兒子轉告那些他來不及說再見的朋友和讀者:“你們要看我就到我的作品里找我,我就活在我的作品里!
他最愛魯迅的書
忘了是哪一夜,我居然夢見了吳冠中,他的頭發(fā)像剛被電擊過,直戳蒼天。我夢見另一個我,指著我大罵:當你在喝醉酒后誤以為世界是你的,你該想到吳冠中;當你甚至參與那些沽名釣譽者四處以“采風”之名吃喝玩樂之時,你該想到吳冠中;當你看到那些在別墅里租學生上色的畫家作畫,你該想到吳冠中;當你把碩大的書房只當做擺設的時候,你該想到吳冠中……
兀自夢中驚醒,猛想起他位于方莊芳古園里三室一廳的普通住宅,客廳里的棕色沙發(fā),顯然只簡單刷了乳白漆的房間四壁……那一天,我看著窗外,雪在加深,竟生“天寒白屋貧”之感,回頭卻見先生,眼神生力地看著稿子!懊慨斘蚁虿恢蟾咂淙似洚嫷娜藗兘榻B梵高時,往往自己先就激動,卻找不到確切的語言來表達我的感受……”一字一句地下去,似乎照舊是激動地介紹著。
因此前聽引薦者何三坡和阿簡談過,吳冠中最喜歡的作家是魯迅,說過“三百個齊白石,抵不上一個魯迅”。那一天,我們似乎也就他所收藏的《野草》版本,談起了魯迅。在我模糊的回憶中,他的意思,讀魯迅,他是在尋找“死了的故鄉(xiāng)”。他有過溫情而艱辛的農村生活經歷,早出晚歸的習慣,撿起來還如手握鋤頭那樣順手,更如手握畫筆那么順心。在《談梵高》里,他也寫道:“《唐吉老父像》畫的是胡髭拉茬的洋人,但我于此感到的卻是故鄉(xiāng)農村中父老大伯一樣可親的性格,那雙勞動的粗壯大手曾摸過我們的小腦袋,他決不會因你弄臟了他粗糙的舊外套或新草帽而生氣!
他抗拒空洞的審美
后來若許年,我在《南方周末》上,讀到了已經89歲的吳冠中,莊重地對記者說:“我說的是真話。我這個年紀了,趁我還能說,我要多說真話!彼K于還是憤怒了,“大學之大,不在于大樓,在于大師”。一語中的;“中國當代美術水準落后于非洲”驚人棒喝;“美協(xié)和畫院就是一個衙門,養(yǎng)了許多官僚,都是些不會下蛋的雞”揭穿皇帝新裝;“藝術活動就跟妓院一樣,花錢就可以”痛斥流習……后來讀發(fā)表在《讀書》雜志上樊國賓兄的文字——“今日大學校園中此起彼伏的叫賣吆喝聲和各種實用主義宣言中,已是鮮見10年前那樣積極熱烈而又蘊納著整肅使命感與責任感的學術追求與精神氣象,那些在各類學術沙龍中沉浮明滅的生動面孔,那些被康德思想折磨得形銷骨立的早熟的靈魂,那些僅僅因為一次畫展或一首詩歌的問世就嘯聚于酒館的思想畏友,那些剛讀大三就敢于張貼海報舉辦個人講座的年輕思想斗士……在今天的校園里已銷聲匿跡!币淮鷮W人與一代畫家錐心的事,竟是這般雷同。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時代的不幸?
從方莊回來,大約腦中還留著吳冠中作品的樣子,我在《談梵高》打印紙的背面,寫了一句話:“知識分子大抵是以言論履行社會角色的,吳冠中卻在以自身作品的清脫,抗拒了我們時代的空洞審美與萎靡的精神狀況!睕]標日期,忘了是哪一天寫的了,大約也是那年的12月6日罷。
相關鏈接
吳冠中(1919—2010),20世紀現(xiàn)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他終生致力于油畫民族化及中國畫現(xiàn)代化之探索,堅韌不拔地實踐著“油畫民族化”、“中國畫現(xiàn)代化”的創(chuàng)作理念,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他執(zhí)著地守望著“在祖國、在故鄉(xiāng)、在家園、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達了民族和大眾的審美需求,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國內外已出版畫集約40余種,文集10余種。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xié)委員等職。
□ 施袁喜(導演、詩人)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