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點,上海書城排起了100多米長隊———最新出爐的“哈利·波特系列”大結(jié)局《哈利·波特與死圣》全球同步發(fā)行那天,這本英文版熱門書仿佛也散發(fā)著一股魔力。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
從第一本“哈利·波特”起,走過10年,這個戴著圓框眼鏡的靦腆男孩“哈利·波特”,為一代人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我們發(fā)放了一份調(diào)查問卷,連續(xù)在書城等處詢問了100位前來買書或看書的讀者,試圖以定量分析方法進行一次解讀。樣本中,81%是16歲到35歲的青年;另外,還有18%的16歲以下少年。85%受訪者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80%是學生身份。
兒時的世界,書中延伸
調(diào)查中,59%的受訪者希望除了我們所處的現(xiàn)實世界,也就是書中所說的“麻瓜世界”以外,還存在著一個魔法世界。而35%的受訪者甚至相信,的的確確存在著這樣一個魔法世界。
更有趣的是,盡管45%的受訪者并不相信魔法世界的存在,卻有著高達87%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去學魔法。
這可以理解為兒時夢想的一個延伸嗎?還是人類探索未知的天性使然?
如果學會了魔法,是選擇“把昨天罵過自己的上司變成一頂帽子”,還是“晚上一個人回家時使用隱身術(shù)以免被人搶劫”,再或是“就想打一場魁地奇比賽”呢?調(diào)查顯示:分別有11%、17%和16%的受訪者做了以上不同的選擇,而有35%的受訪者選擇了“路見不平時,能拔刀相助”。
把上司變成一頂帽子,是一個有幾分幽默味的選擇。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選擇,透著些正直和英雄主義情懷。這至少可以窺見,不管是否相信魔法世界的存在,如果有學習魔法的可能,人們愿意把它用于正道。
所以,很自然地,對于魔法巫術(shù)的看法,63%的受訪者選擇了“一種能力,好人用好,壞人用壞”。
值得注意的是,另有18%的受訪者選擇了“魔巫之徒與人類存在著道德對立”。這也真實反映了一種“敬鬼神而遠之”的心態(tài)。
書中的世界,照進現(xiàn)實
調(diào)查中,15%的受訪者是買下《哈利·波特》一至六冊的鐵桿“粉絲”,76%受訪者的朋友中,有忠實的“哈迷”。
愿意為《哈利·波特》書籍、電影等相關(guān)產(chǎn)品付多少錢呢?39%的受訪者花費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26%的受訪者為此花了“200元以上”。
52%的受訪者買書動機是單純喜歡。那么,《哈利·波特》到底什么地方吸引和打動了受訪者?
這是一個可以多選的題目。57%的人選擇了“奇思妙想的魔法世界”,39%的人選擇了“突破現(xiàn)實的虛構(gòu)世界”。相比安徒生童話,73%的受訪者認為《哈利·波特》的環(huán)境更像現(xiàn)實生活,距離當下生活更緊密。這樣的選擇,也許是人們想進入另一個有別于現(xiàn)實世界空間的一種印證,也可以看作是對理想世界不放棄的一種潛意識流露。同時,這也映照出“哈迷”心中一個愿望———借助魔法來改變自己身處的這個現(xiàn)實世界。
既然如此喜歡哈利·波特和他所在的魔法世界,受訪者的心理性格是否因此受到影響呢?
盡管42%的受訪者表示,《哈利·波特》的魔幻文化心理影響相比日韓動漫更厲害,但高達67%的受訪者表示心理性格并沒有因此受到影響。至于對自己的最大影響,37%的受訪者表示僅限于愛看書的程度,25%的人有想要進入魔法世界的意愿,14%的人表示在生活中會想到書中的人物,受他們的影響。
幻想的世界,改變心靈
如果沒有了想象,世界將會怎樣?
50%的受訪者認為看魔幻書后增加了想象力,32%的受訪者則覺得現(xiàn)實生活之外多了一個心靈空間。從魔幻文學作品出發(fā),很多讀者嘗試著去想象,和書中的人物一起思考,有些甚至品出了“心靈雞湯”的味道。
那么,“人生有點不切實際的幻想,到底好不好?”
61%受訪者給出的選擇是“有好處”。
由《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反觀國內(nèi)的魔幻文學,這也是一道多選題。60%的人覺得國內(nèi)的魔幻文學創(chuàng)作“缺少創(chuàng)意、想象力”,47%的人認為“題材老套”,45%的人覺得“說教意味濃厚”,還有31%的人認為“語言風格、表達形式陳舊”。
最后一個調(diào)查問題是,讀者對魔幻文化持有什么看法呢?64%的受訪者覺得“僅僅是一種消遣”,32%的人覺得“能影響思維模式”。僅僅是一種消遣,就淡去了很多的功利性。那些擔心魔幻文化會讓受眾沉溺難拔的人或許可以放心。倒是對一個人思維模式的改變,值得引起關(guān)注。受眾“悅讀”之,思考之,連思維方法也有改變,這一答案,或許對我們的創(chuàng)作者如何去更高明地“影響人”有所借鑒。(黃海華、張駿、章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