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鎮(zhèn)寧自治縣一位潛心研究了20年夜郎文化的老人約見記者稱,他已成功破譯了本報曾多次報道的夜郎王自制大印上文字、圖案和符號所代表的內(nèi)容。
這位老人名叫楊文金,曾任鎮(zhèn)寧自治縣政協(xié)主席。他稱,他屬于夜郎王的第七十五代子孫,那枚夜郎王自制大印就“掌握”在他們這一支系的苗族同胞手中。從上世紀的1987年開始,他便開始潛心研究夜郎文化,并與另7位同胞對這枚世代相傳的大印上的文字、圖案和符號進行研究。經(jīng)過20年的研究后,楊文金告訴記者,他們已完全破譯了夜郎王自制大印。
楊文金等人認為,大印下方左右兩個文字為“多德”。在蒙正苗族中,一直流傳著祖先“竹王”叫“多德”,“多德”即是司馬遷著《史記·西南夷列傳》上記載的夜郎王“多同”,古代“多德”與“多同”的音相近,因此準確的音應為“多德”;大印上面的王字代表夜郎王,下面一個王字為后代世襲為王,寓意祖祖輩輩世襲傳承;大印中間似人非人的圖像是“蝴蝶”,傳說遠古時期蒙正苗族崇拜的是“蝴蝶”,因此夜郎王在自制夜郎國王印時就把“蝴蝶”作為民族的標志,后裔為了紀念夜郎王才由崇拜“蝴蝶”轉(zhuǎn)向崇拜“竹王”;印上共有28個圓圈,在“蝴蝶”的中心的一個代表夜郎王,下面王字上的3個圓圈,為夜郎王的三個兒子,其余24個圓圈散落在夜郎王印中心圓圈四周,為當時夜郎國所屬的24個部落聯(lián)盟,即班固著《漢書·西南夷傳》中記載的“二十四邑”;印面上的長線、短線均由夜郎王為中心牽出,表示各部落聯(lián)盟的隸屬及區(qū)域界線。(記者 徐榮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