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文學院于10月4日公布,2007諾貝爾文學獎將于10月11日頒發(fā)。而瑞典文壇照例從9月底就開始“躁動”起來:出版商或批評家心目中數(shù)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名字,如今已悄然傳遍業(yè)界,并形成了一份非官方卻讓人信服的“候選名單”。
諾貝爾獎其他各獎項也將在本周陸續(xù)公布。諾貝爾財團表示,今日將公布生理學或醫(yī)學獎,10月9日將公布物理學獎,10月10日公布化學獎,10月12日將公布和平獎,10月15日將公布經(jīng)濟學獎。
新人無緣“候選名單”
今年被諾貝爾獎觀察家列入“候選名單”的作家,大部分都是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競爭者。
比如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北島曾將其作品譯成中文的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美國作家菲利浦·羅斯、敘利亞詩人阿里·艾哈邁德·薩義德(別名是希臘神話里的美少年阿多尼斯),以及韓國詩人KoUn。還有奧茲、美國小說家科馬克·麥卡錫、唐·德里羅,以及意大利作家克勞迪奧·馬格里斯都在“熱門”之列。
科馬克·麥卡錫是今年普利策文學獎得主,他去年推出的《路》又在今年6月被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萊選為她的“奧普拉書友會”推薦圖書,可謂今年美國文壇炙手可熱的人物。而克勞迪奧·馬格里斯以研究德國和奧地利文學起家,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多瑙河》就已經(jīng)在意大利國內(nèi)取得了不俗的反響,他在1997年出版的《微型世界》已經(jīng)有了中譯本。
在這些人當中,大部分都是享譽世界文壇的德高望重者,完全看不到有“新人”。
博彩網(wǎng)站排出“前三名”
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公布前,除了有來自業(yè)界的預測之外,更有博彩網(wǎng)站熱衷“參與”此事。歷年來在歐洲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風向標”的英國博彩網(wǎng)站“立博”,目前已開出了獲獎賠率,熱門人選與來自業(yè)界的預測相當,也是找不到新晉作家的蹤跡。該網(wǎng)站去年準確猜出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獲獎。
該博彩網(wǎng)站推出的熱門榜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意大利作家克勞迪奧·馬格里斯、首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名單”的澳大利亞著名詩人萊斯·穆瑞,以及美國作家菲利浦·羅斯。“立博”發(fā)言人尼克·懷伯格稱,博彩網(wǎng)站每年都組織有一群“諾貝爾專家”,緊密追蹤報紙頭條,根據(jù)往屆頒獎禮上的致詞,從而得出本年度候選名單的“大勢”。
負責人稱評選很“純粹”
每年,瑞典文學院對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都守口如瓶,而最終獲獎得主通常都出人意料,有些作家的名字甚至生僻得讓文學研究者都要上網(wǎng)查資料。此外,近年來公眾對于獲獎?wù)叩摹百Y格”問題也爭議不斷。譬如文學批評家至今仍在質(zhì)疑,去年諾貝爾獎頒予帕慕克是“政治因素”作祟。但瑞典文學院負責人霍雷斯·英達爾矢口否認評獎過程中有過任何政治因素的介入,并堅稱評選只建立在“純粹文學標準”的考慮之上。 (張璐詩)
預測篇
諾貝爾文學獎今年會離開歐洲嗎
在今后兩個月,從北歐,經(jīng)西歐,跨越大西洋到美國,一連串的文學大獎將扎堆出爐:諾貝爾獎、布克獎、龔古爾獎,然后是美國的國家圖書獎……諾貝爾文學獎今年會離開歐洲嗎?如果將去年受封的伊斯坦布爾算在歐洲一側(cè)的話,今年它會去拉美、美國或阿拉伯世界嗎?
諾貝爾文學獎去哪里都有可能———如果去非洲,那里有尼日利亞的奇努阿·阿奇貝;去阿拉伯世界,則有摩洛哥的塔哈爾·本·杰倫;去拉美,則北有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南有秘魯?shù)鸟R里奧·巴爾加斯·略薩。還有最大的失意之地:美國。自1993年托妮·莫里森獲獎之后,美國作家已有整整14年與諾貝爾文學獎無緣,那里排了很長的隊:諾曼·梅勒、戈爾·維達爾、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眼巴巴地望著大西洋的另一頭。
文學獎的魔力
文學獎有巨大的魔力,對作家和出版商而言,更是如此。今年有個小插曲,倫敦作家威爾遜本月在《每日電訊報》撰文,以《我的15分鐘決選盛名》為題,描寫了自己大喜大悲的經(jīng)歷。
威爾遜的小說《溫妮和狼》入圍了今年布克獎的復評,到?jīng)Q選名單公布那天,他的電話響了,一個狂喜的聲音告訴他:“你通過了。你上榜了!”威爾遜和家人于是沖出門,告訴了鄰居們。在接下來的一刻鐘里,人們奔走相告,當街舞蹈,甚至爬上了路燈柱,揮舞著過節(jié)才用的彩旗。作家本人則回到屋里,發(fā)了一會呆,便一個接一個地打電話給朋友們報喜。
電話又響了,是擠空兒打進來的:“弄錯了。科爾曼·蓋蒂剛打過來,說你根本沒有上榜!
又過了一個小時,一個騎摩托車的信差送來了蓋蒂公司老板多蒂的親筆道歉信,稱他的助手弄錯了名單。威爾遜起初十分惱怒,而后準備一笑了之。他說:“布克獎不是一切!
巨大的商業(yè)利益
文學獎也是一個特殊的商業(yè)機器。對出版商而言,一項獲得廣泛承認的大獎,甚至僅僅是其評獎過程,往往也意味著巨大的商業(yè)利益。
龔古爾獎數(shù)年來難以擺脫出版商操縱評獎的指責,2004年的一本揭黑之作《文學獎:大陰謀》便宣稱,龔古爾獎不僅日益屈從于出版商的壓力,更已成為法國各大出版商——特別是伽利瑪、格拉塞和瑟伊三大出版社——利益爭斗的頭號舞臺,出版商不僅有提名權(quán),而且往往安插與自己關(guān)系密切,甚至有合約關(guān)系的作家當評委。
去年,圍繞著龔古爾獎的質(zhì)疑稍有平息,因為沒有哪部作品能與喬納森·利特爾的《仁人善士》相抗衡,因而,盡管此書也由伽利瑪出版,但它的最終得獎順理成章。
這些正牌的文學獎,無論布克獎還是龔古爾獎,或多或少都會帶有某種“自私”的動機。一方面,它們真心想表彰優(yōu)秀的作家和作品,但另一方面,又不愿做出平庸選擇,以免自令招牌蒙塵積灰。各個文學獎之間也存在著競爭關(guān)系,要使自己的品牌亮過別家,最好的辦法是制造黑馬奪冠的新聞,顯示自己眼光獨到,且不為大眾意愿所左右。
以下個月的布克獎為例,如果功成名就的伊恩·麥克伊文再一次問鼎,豈不是太平淡無奇?如果頒給年輕女作家妮古拉·巴克的《暗人》大概會有更好的效果吧。據(jù)《東方早報》
人物篇
克勞迪奧·馬格里斯
克勞迪奧·馬格里斯,1939年4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城,在大學教授德國當代和現(xiàn)代文學。1986年,馬格里斯發(fā)表了他的著名小說《多瑙河》,這是一部精神和文化的杰作,在公眾和評論界引起了特殊的反響,并被譯成多種文字。1997年《微型世界》問世。《微型世界》這本小說的時間跨度極大,上起羅馬帝國,中到薩沃依王國,近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無論世事滄桑,王朝替變,的里雅斯特永遠是意大利的。書中處處體現(xiàn)作者的愛國之情,愛的里雅斯特的情結(jié),對人們遭遇的歷史苦難深表同情。小說沒有吸引人的情節(jié),沒有熱鬧的場面描寫,卻有太多的議論、醒悟、歷史的感悟、令人清醒的說教,于樸素的文字中深藏著道理。
萊斯·穆瑞
萊斯·穆瑞是當代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詩人,獲T.S艾略特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他并不為中國讀者所熟悉。愛好他詩歌的一部分中國讀者對他的詩歌很推崇,在網(wǎng)絡(luò)上偶爾有網(wǎng)友翻譯的作品見到。以下這首《母海獅》,就是網(wǎng)友翻譯的萊斯·穆瑞的一首作品:
母海獅我的幼崽已成了我自己。而我還在。我的乳房已消失。我的幼崽的乳房已長出。我們溫柔地摩擦腮須。她,我,都還在。我鉆進海中,屈體深潛。我的血液上撞。熟悉的快樂。我浮出海面,卷起海灘沙石。血液下沉。享受平靜。
菲利浦·羅斯
菲利浦·羅斯號稱是美國當代最優(yōu)秀的作家,他曾獲得過普利策獎。早些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過他的《美國牧歌》等作品!对僖姲,哥倫布》是菲利浦·羅斯的成名之作,因為它獲得了美國圖書獎。而《波特諾的怨訴》則一直以來是羅斯最出名的作品,通篇是三十來歲的敘述者亞歷山大·波特諾對心理醫(yī)生的自白,極為大膽,沖破了不少禁忌,就像伍迪·艾倫的電影,對一些最隱秘的欲望進行了探索和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