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1月17日電(記者 冽瑋)深目高鼻,濃髯卷發(fā),或頭戴尖頂帽,身穿開領衣,或手執(zhí)胡瓶……以胡人形象為藍本所燒造的陶俑被考古學家稱為“胡俑”。陜西乾陵博物館將于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推出精品陳列《乾陵博物館唐代胡人展》,旨在展示以絲綢之路為主線的國際文化交流背景下胡人在長安的活動狀況,彰現唐代文化的包容性、開放性和國際性。
胡人是中國歷史文獻對西部、北部少數民族和外國人的統稱。唐代長安的胡人從事不同職業(yè),經商、開店、貿易、侍傭、戲耍的都有。大量胡人的涌入,帶來了他們的文化,一時間長安、洛陽兩京毛毳腥膻,胡氣氤氳,“長安胡化極盛一時”。大詩人李白也寫有“胡姬貌如花,當爐笑春風”名句。 唐代女子衣著偏好胡裝,化妝亦追胡風,身穿緊腰胡裝,足登小皮靴,朱唇赭頰,是時尚的打扮。胡樂、胡舞更使唐人眼迷心醉,其時最流行胡弦舞、胡騰舞和拓枝舞。
以胡人形象為藍本的陶俑被考古學家稱為“胡俑”。目前,中國各地陸續(xù)都有胡俑發(fā)現出土。乾陵博物館在盤點本館收藏胡俑文物的基礎上,從西安、寶雞、咸陽、渭南等地挑選匯集大量文物,較全面地反映了陜西胡俑的出土收藏情況。
據了解,該展覽分為四個部分:魅力大唐》——唐代對外開放與胡俑出土情況;《絲路之魂》——唐代絲綢之路上的胡人;《樂居長安》——生活在國際大都市里的胡人;《胡風東漸》——胡人對唐代文明的影響;將采用多媒體方式,對一百二十件胡俑及胡裔墓葬的出土文物進行全方位展示,展品分“商人”、“文武官吏”、“伎樂”、“昆侖奴”四大類別。在吸收絲綢之路和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特別是粟特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胡俑展反映了絲路與民族融合對唐代經濟、文化、宗教形成及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據悉,該展覽被列入陜西省文物局迎接北京奧運會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