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百年展”日前在北京國際版權(quán)交易中心開展以來,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據(jù)說姜昆還特地當了解說員。展覽中有常氏家族的手抄相聲冊、王世臣說相聲用了30年的桌圍子、郭全寶演雙簧時戴的小辮、用過的京胡,劉寶瑞穿過的大褂等等,可謂是應(yīng)有盡有,蔚為大觀,吸引了很多人的關(guān)注。于是,又有人趁著這股風開始振臂高呼:相聲要普及,要再次向全國推廣,相聲要再創(chuàng)輝煌!
細想想,其實這樣的呼吁大可不必。相聲說到底是一種地方性的曲藝形式。只是在天時地利人和恰巧全部具備的上世紀80年代,借著春晚的超高人氣,相聲這種原本只在北方個別城市流行的江湖曲藝才以其幽默可親的藝術(shù)形式迅速風靡了全國。在那個娛樂方式相對匱乏的時代,人們對于相聲這種貼近自己生活的藝術(shù)給予了普遍的接受。但現(xiàn)在時代變了,看看周圍,人們的娛樂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相聲和電視的那種合謀模式已經(jīng)被后起的電視劇和電影等娛樂方式取代。在這樣一個影視娛樂泛濫的時代里,相聲還想恢復(fù)到上世紀80年代初那樣高的社會接受程度幾乎是不可能。即便春晚年年有相聲,但人們似乎越來越不愿意聽,當然這也同相聲質(zhì)量的下降有關(guān)。
另外,近些年很多人在叫相聲要“申遺”。反過來想,如果相聲已經(jīng)到了“文化遺產(chǎn)”的地步了,我們還能指望它有多大的受眾面?的確,老一輩人對相聲有很深厚的感情,這是有著歷史根源的,新一代成長起來的孩子必然也還會有人喜歡聽相聲甚至是去學(xué)說相聲,但可以肯定的是,相聲的接受群體范圍就目前來看,是在一步一步縮小的。相聲應(yīng)走的比較明智的發(fā)展道路是要像京劇、話劇一樣走向經(jīng)典化,所謂的“小劇場化”其實就是相聲經(jīng)典化企圖的一個表現(xiàn)?山陙恚舷嗦暟囊环N尖銳的針砭時弊的東西被耍笑逗樂所取代,相聲失去當年所具有的民間活力,F(xiàn)在一些相聲大腕都住上了豪華的居所,那一批成名的相聲演員大多得到了不錯的生活待遇———這反而讓他們失去了與底層土壤接觸的機會。畢竟親民間這才是當初相聲受歡迎的深層原因。德云社講的那種老滋老味的相聲更得人心,原因就在于德云社其實是更好地抓住了相聲原初所具有的“民間性”,并且在傳播效果上不求“大眾”傳播,只求得“小眾”叫好。德云社的走紅,其實就是相聲民間化的勝利,就是相聲小眾化的勝利。
近年來馬季、侯耀文等相聲大師相繼去世,這使得相聲界的危機感愈發(fā)重了,于是乎哀嘆紛起———相聲后繼無人了!其實這種哀嘆大可不必———學(xué)相聲的年輕人還是有的,大大小小的學(xué)校還在辦的。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相聲自己不要不甘寂寞,不要總想沖在前面,高其他曲藝一頭。你就把相聲當作一種曲藝形式,認真?zhèn)鞒心切┙?jīng)典,做好了,總歸會有人聽,有人聽,相聲自然不會消亡。正所謂板凳一坐十年冷,現(xiàn)在的相聲演員,要真有這個耐心,相聲也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狀況了。
□伊北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