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針對余秋雨在網(wǎng)絡上被指責承諾為地震災區(qū)捐款20萬,卻始終沒有動靜,其助理金克林做出回應,“余秋雨的20萬捐款是通過九久讀書人直接捐的,現(xiàn)在九久的董事長在臺灣,等他回來后會和余秋雨一起聯(lián)合跟媒體交代此事!倍诖饲,《北京文學》雜志的編輯蕭夏林曾在博客中撰文,認為余秋雨的20萬捐款是虛假捐款。蕭夏林稱,余秋雨是騙子,還說如果捐款了就要拿出證據(jù)。(6月4日新京報)
新聞一出便引起社會各界一片嘩然,類似的“打假”事件貌似在幾個月前也轟轟烈烈演過一次。那是學者李輝對“中國大師”文懷沙關于其年齡、經(jīng)歷、學識的“發(fā)難”。
結果引來社會各界猜測、聲討,而后,“打假”之風浩浩蕩蕩席卷了全國,但還是無果而終。我一直不知道這件事情的意義何在,90歲也罷,100歲也罷,只要其作品對世人有教育意義,有其文化價值所在,那就足夠了。竊以為,糾結于這些陳年爛事,并不見于揭發(fā)之人有“替天行道”之功,反倒是讓人覺得無理取鬧,更顯文化界的衰敗之風。作為一個學者,若將這些耗在“揭人短”的精力和轉牛角尖的精神用于學術研究,那中國文學的復興真是指日可待了。
再回頭說余秋雨被指虛假捐款的事情,其到底是否屬實,要待證人九久董事長回來進一步澄清。蕭夏林稱之所以說余秋雨是騙子,是因為他去年時就不相信余秋雨會捐款,所以觀察了一年,沒有看到任何其捐款20萬的報道,所以,認為余秋雨沒有捐款。
這也真難為蕭夏林了,為了求得一個真相竟然“蹲守”了一年,默默關注了人家一年,這種執(zhí)著的精神實為難能可貴 。不過,一年的收獲似乎甚微,一邊義正嚴詞地指責人家是 “騙子”,一邊卻又咄咄逼人要人拿出證據(jù)。這顯然不合常理。人言:“誰主張誰舉證”。既然你已斷定人家是“騙子”了,又要人家拿出證據(jù),這不說明你還是未能完全排除對方捐了款的可能性,這豈不是拿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蕭夏林之所以花如此多的心思關注余秋雨。原來早在2003年,二人就在北京東城區(qū)法院打了一場名譽權官司,雙方有過“交鋒”,或許蕭心中還有留有積怨。不過,只是一種揣測。
在事情真相未弄清之前(當然,也可能無果而終)。我們不便對此事發(fā)表太多意見。但是,作為文人,將太多的精力進行彼此間的“廝殺”,卻是一個悲慘的文化現(xiàn)象。它是發(fā)展已久的文化空洞里泛起的泡沫。它不應該作為另一場 “名人打假”的盛宴,而應該成為文人的集體反思。
稿源:荊楚網(wǎng)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