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后繼乏人憂思
葉鐵橋
錢鐘書、費孝通、巴金……,近些年來,每逝去一位民國時期即已名滿天下的學人,人們都會在無限緬懷中感嘆大師的凋零和后繼乏人。季羨林先生的故去,則再一次讓這個話題延續(xù)。
季老是全社會公認的大師。媒體評價說,季老辭得去國學大師的名號,卻辭不去人們對他的尊敬。這不像時下某些人,雖被冠以大師的名號,卻倍受質(zhì)疑和批評。
在季老過世后,有網(wǎng)站登出“季羨林先生逝世之后,你覺得中國還有國學大師么”的問題,有近四成的人認為“季老逝世,中國再無國學大師”。
可見大師之難得,非尋常人,實在難以承載這名號。從每一位大師的成長歷程看,也可謂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諸因素,歷經(jīng)傳奇而成大師。
像季羨林,他出身寒門,后求學清華,有幸受到陳寅恪等人教誨。1935年留學德國后,恰遇二戰(zhàn),只好留德苦學,但這十年,他得以親炙世界級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權(quán)威,他回國已成學術(shù)權(quán)威,被陳寅恪引入北大。但真正讓他成為大師的,卻是他歸國后的經(jīng)歷:先被關(guān)進牛棚批斗,后又被分配去看守門房,收發(fā)信件和報紙,然而,這段時間他卻翻譯了印度古代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并做出了許多研究成果。
坎坷的經(jīng)歷中,季老為人為學都有足以傳世之處。他的安貧樂道、貧賤不移、寵辱不驚讓人稱道。“未名四老”之一的張中行生前就曾在《負暄三話》中評價道:“季先生以一身而有三種難能: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而他后來以副校長的身份卻被新生及其家長當成“老工友”而為他們守行李的故事,更為“永遠的大師”平添了一段傳奇。
張中行評價季老的三個“難能”,每一個在現(xiàn)時代都是稀缺之物。季老學問精神,源于“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為學信條,但在今天,這樣的信條卻早已被各種粗制濫造和學術(shù)抄襲、剽竊所淹沒。而且,近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學術(shù)不端行為中,還頻頻閃現(xiàn)出校長、院長和著名教授的身影。
而為人樸厚和有深情的為人之道,在當下,卻滑向了一個可怕的方向。近日陳丹青在一個名為“中國夢”的論壇上有精妙的點評,那就是滑向了怎樣做官。
可以想見,在這樣的一種充滿“官污染”的學術(shù)生態(tài)下,想要看到燦若繁星般的大師,幾乎沒有可能。一個真正的學人,只有避開浮躁和流俗,秉承前代大師的精氣神,在坎坷中前行,在磨礪中堅持,在學問精深的同時堅守為人之道,也許慢慢的,他就成了大師。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