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13次大閱兵
閱兵,歷來是一個國家展示實力、鼓舞士氣的重要軍事儀式,對于彰顯國威軍威,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過的13次大閱兵。選摘自《縱橫》雜志2009年第8期,作者詠慷。
一、1949年開國閱兵——揭開了中華民族開天辟地新紀元
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盛大閱兵盡人皆知。然而,有些讀者或許不一定清楚,在開國大典的閱兵之前,北京市的前身——北平,還曾經(jīng)舉行過兩次頗具規(guī)模的閱兵式。
1949年2月3日,北平舉行了盛大的人民解放軍入城式。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彭真,華北軍區(qū)司令員兼平津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聶榮臻,中共北平市委副書記、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兼北平市市長葉劍英,東北野戰(zhàn)軍司令員林彪和政治委員羅榮桓,以及華北、東北的其他高級將領(lǐng)在前門箭樓上檢閱了入城部隊。
威武雄壯的入城閱兵式開始了,三輛綠色的裝甲車作為前導(dǎo),隨后緊跟著的是幾輛裝有大喇叭的宣傳車。裝甲車編隊數(shù)量雖不很多,但也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摩托化炮兵編隊里,十輛卡車載著炮手和彈藥手,牽引著大口徑榴彈炮,一輛接著一輛。再后面是震天撼地的坦克車隊,這些機械化的武器裝備,是人民解放軍戰(zhàn)斗力的縮影。
隨著“嘚嘚”的激越馬蹄聲,以馬匹顏色編隊的騎兵由遠而近。騎手松持馬韁,手中有節(jié)奏揮舞的馬刀寒光閃閃。給整個入城閱兵式殿后的是步兵編隊。他們步伐整齊,口號嘹亮,槍刺如林。那戴皮帽的官兵來自白山黑水。他們按帽子皮毛的顏色列隊。
這威武雄壯的入城閱兵式,預(yù)示著古都北平開始了歷史上真正的春天……
大約五十余天之后,3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黨中央書記處的“五大書記”,在首任北平市長葉劍英的陪同下乘火車抵達市郊的清華園火車站。他們一下火車,就受到久候在站臺上的彭真、聶榮臻等的熱烈歡迎。
3月25日下午3時,毛澤東等黨的領(lǐng)袖在西郊機場進行了進京后的第一次閱兵。
毛澤東等“五大書記”身穿解放區(qū)那種厚厚的棉褲、胖胖的棉鞋、羊毛外露的大衣,乘坐一輛美國造的老道吉防彈車,檢閱了整裝肅立的一個步兵師、一個炮兵師、一個裝甲兵師,大約3萬余人,還有穿著各式各樣服裝的北平市工、農(nóng)、商、學各界代表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其中包括為和平解放北平古都作出貢獻的傅作義將軍。
如果說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的入城閱兵式,給了古都居民耳目一新的感覺。那么,西苑機場的閱兵,則使眾多的群眾代表和民主人士更直接地感受到共產(chǎn)黨的力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