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書展開幕,習近平、默克爾及作家代表致辭
紙張、活字、書、墨滴四大中國元素登場;主題館布展再現中國出版3000年發(fā)展史
當地時間13日晚,第61屆法蘭克福書展在法蘭克福會展中心和諧大廳舉行。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中國作家莫言、鐵凝等分別做了開幕致辭。隨后,中國主賓國主題館正式開幕。從10月14日開始,書展中國主賓國600多項活動將陸續(xù)登場。
書展關注文化交流
法蘭克福書展開幕式的彩色舞臺由幾本交疊著的書模型為主體,臺中央設有法蘭克福的“爵士大樂隊”,為幾位致辭嘉賓的過渡做現場演奏。德國出版與書業(yè)聯盟主席哥特弗萊德·賀內菲爾德首先發(fā)言,概述全球出版業(yè)在互聯網沖擊下正在發(fā)生的激烈轉變;賀內菲爾德還代表書展組委會,在最后以“一錘子”敲開了本屆法蘭克福書展的序幕。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與作協主席鐵凝分別以中德的“交流”和“對話”為主題致辭。莫言也表示“交流與對話是我們來到這里的最重要目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開始致辭時,首先對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赫塔·穆勒,以及剛獲得德國圖書獎的卡特琳·施密特表示祝賀。而提起現在電子書沖擊出版業(yè)的現狀,默克爾表示要把電子書帶入出版法,以解決相關的問題。
法蘭克福書展主席于爾根·博思在發(fā)言時,提到“偉大的作家莫言”說過:“我們必須要寫讓心靈感動的東西”。在提到即將進行的500多場作家學者對話時,博思稱,爭論是法蘭克福書展的傳統,當各種思想進行激烈的對話時,只有這種自由的交換,才是真正意識的建立,“就像古羅馬的集市”。博思還提到,書展后將有400多本書出版。
中國主題館展現中華文明
隨著書展開幕,當地時間13日晚18點30分,法蘭克福中國主賓國主題館隆重開幕。
法蘭克福書展中國主題館是中國主賓國活動的最大亮點之一。2500平方米的中國主題館以紙張、活字、書、墨滴四大中國元素,相互融合映襯,再現了中國出版業(yè)從甲骨文到數字互聯網時代3000年的發(fā)展歷程。
(特派記者張璐詩)
- 開幕致辭
1 加強文化交流促進世界和平
我們認為,文化的影響力是超越時空、跨越國界的。文化因交流而豐富,因交融而多彩。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就是各種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chuàng)新的過程。人類歷史上各種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獨特方式為人類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使我們這個星球的生活日益精彩紛呈、充滿生機活力,也才讓不同國度的人們知道了中國的孔子、德國的歌德、英國的莎士比亞等等。推動世界各國文化進一步交流,不但是各國人民的熱切愿望,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與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重要動力。
□習近平(國家副主席)
2 閱讀沒有界限
我們總希望把書打開,書的幻想是沒有界限的。回想起我在東德的時代,在為數不多的書里找到真正說出我內心心聲的勇敢的作家,有時還偷偷從西德把書帶過來。面對互聯網對出版業(yè)的沖擊,現在我們要把電子書帶入出版法,以解決相關的問題。
□默克爾(德國總理)
3 加強中德了解
一百年前我的故鄉(xiāng)對德國人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德國人沒有膝蓋,往前一推就再也爬不起來”,另一種是“德國人的舌頭是分叉的,要學德語,首先要將舌頭剪開”。我看過一百年前德國關于中國人的畫,中國人蹲在樹上,后腦勺垂著一條長辮子,嘴巴尖尖的,像鳥的模樣。一百年前沒見過對方的中國人和德國人,如果那時候的德國人讀過曹雪芹,中國人讀過歌德,就不會那樣想了。交流與對話,這是中國作家來到法蘭克福最重要的目的。
□莫言(中國作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