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見南子”太挑逗,顏回的死法違背其思想,孔子對弟子的稱謂不統(tǒng)一……郭齊勇教授雖然以很寬容的心態(tài),表示“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可以理解”,但對片中這些“蟲”,還是忍不住表示,“有點過”。有趣的是,對有的情節(jié),孫君恒教授卻表示,這些再創(chuàng)作有一定道理。
“子見南子”很挑逗
【專家觀點】不好接受VS合理想像
這很明顯是藝術創(chuàng)作,有點過,不太好接受。子見南子,《論語》、《史記》都有記載,確實見過。怎么見的言之不詳,肯定也不是片中這個見法。這番對話不合于禮,挑逗很明顯,但南子不會這么說,孔子也不會這么去想。
南子只是衛(wèi)靈公的寵姬,她體會不了孔子的境界?鬃右娔献邮菫榱送菩凶约旱睦硐,不是有什么情感成分,也不會抱有希望,指望南子是自己的知音。
——郭齊勇
這個處理還比較好。它增加了電影的可觀賞性,也是春秋戰(zhàn)國時社會紛爭、禮崩樂壞的混亂局面的體現。
這段對話不見于任何史書,經過這種藝術化處理,也算順理成章。南子原是宋國貴族之女,與宋國公子有染,后來嫁到衛(wèi)國,她的性格特征必然有此反映。
南子本來也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孔子當時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女子指的可能就是南子,不是指一般的女性。所以孔子不是歧視女性,而是對這種女人有意見。
——孫君恒
【專家觀點】不符人物個性VS服從劇情需要
可以肯定的是,顏回是回到魯國以后死的,而非死在周游列國期間。安排他為救書簡而死,劇情上是顯得激烈了,但不符合顏回的個性。
顏回是個平凡而高潔的人物,不自我夸耀,安貧樂道,是個有寧靜氣質的人。甚至有人認為,莊子學派其實是出于顏回。顏子代表的是生命體悟性很強的思想方式,讀書是用來陶冶心性的,不會把書看得很重,而會把書中義理看得很重。而且書他們都記得,可以再寫,怎么可能為救書而犧牲人?
——郭齊勇
這顯然是經過想像加工的。歷史記載,顏回不是死于冰窟,而是死在家鄉(xiāng)曲阜,死因也不是為了搶救書簡。但現在的情節(jié)也可以理解,體現出了教育家的門徒對書的熱愛、對老師的尊敬和效法,想傳承文脈。典籍在古代是很高貴的體現。
——孫君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