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握著張文秋的手說:“我們是親上加親,雙重親家!”
邵華是在監(jiān)獄和馬背上的搖籃里長大的,在戰(zhàn)爭中一直沒有機會上學(xué)。新中國剛成立,張文秋特別忙,顧不上考慮孩子上學(xué)的問題。那時,邵華常隨姐姐劉思齊和姐夫毛岸英到中南海看望毛澤東。毛澤東雖然國務(wù)纏身,工作很忙,但很關(guān)心兒子和兒媳的學(xué)習(xí),每次見面都詢問得很詳細(xì)。這引起了小邵華對學(xué)習(xí)的強烈愿望。一次,邵華突然對毛澤東說:“毛伯伯,我也要上學(xué)!”
澤東轉(zhuǎn)過身來,看著十多歲的邵華,認(rèn)真地說:“孩子,你愿意學(xué)習(xí),這很好嘛!這件事,我讓秘書同志幫你辦!
邵華問:“真的嗎?”
“孩子,你就放心吧,這件事很快會辦好的!
“謝謝您,毛伯伯!”邵華高興地笑了。
幾天后,毛澤東的秘書葉子龍交給邵華一封介紹信,她就這樣走進(jìn)了學(xué)校的大門。
毛岸英赴朝作戰(zhàn)后,毛岸青來張家更勤了。他在音樂上很有天賦,每次來張家總要彈上幾支曲子,有時興致好,還會給大家唱一曲俄文版的《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張文秋努力履行著她對毛岸英的承諾。每次毛岸青來張家,她都要準(zhǔn)備足夠豐盛的飯菜招待他。毛岸青生活自理能力差,她就讓他每星期把臟衣服、被單、枕套拿來,該洗的洗,該縫的縫,周一再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地拿回去。臨走時,張文秋會問毛岸青缺不缺錢花。因為毛岸青回國不久,有些國外的生活習(xí)慣還沒有完全改掉,開支難免會大些。對張文秋,他就像對自己的親媽媽一樣,從不見外,需要錢,他會大大方方地開口。張文秋寧愿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毛岸青在生活上舒服一些。家里的菜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三個女兒的衣服幾乎沒有新的,但毛岸青的零花錢卻從沒斷過。
毛岸英犧牲的噩耗傳來,毛岸青一下子被擊倒了。他們兄弟倆從小和媽媽一起坐牢,一起在上海街頭流浪,一起赴蘇,又一起回國,因此他們的手足之情,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有人向毛澤東建議,把毛岸青送到蘇聯(lián)去治病,畢竟那里的醫(yī)療條件要好些。毛澤東同意了。當(dāng)時,劉思齊正在蘇聯(lián)留學(xué)。她去療養(yǎng)院看望毛岸青時,毛岸青要求她向父親轉(zhuǎn)達(dá)他想回國的愿望。回國后,毛岸青就被安排在大連治病療養(yǎng)。
在大連療養(yǎng)的毛岸青,給邵華的來信越來越頻繁。漸漸地,字里行間多了一些溫情。起初,邵華還以為是自己的敏感。直到有一天,那些愛慕的字明明白白地印在暗色的信箋上,邵華的心再也不能平靜了。大連氣候宜人,風(fēng)光旖旎。毛岸青和邵華的愛情之花,也在悄悄綻放。
作為父親,毛澤東為了小兒子的終身大事又一次征詢張文秋的意見。
張文秋說:“只要孩子們幸福,我沒意見!
毛澤東握著張文秋的手,笑著說:“你同意就太好了。從前,我們是老親家,F(xiàn)在,我們是新親家。老親家加新親家,我們是親上加親,雙重親家!”
1960年6月,在毛澤東和張文秋的支持下,毛岸青與邵華在大連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2002年7月11日,張文秋老人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享年99歲!饵h史文苑》羅永常 周訓(xùn)典
來源: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