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個性化人才,不等于發(fā)現(xiàn)偏才怪才?荚嚫母锩嫦虻氖谴蠖鄶等,真正的偏才怪才只是很小很小的群體。與其去刻意為之要發(fā)現(xiàn)偏怪之才,還不如面向大多數學生,尊重其個性發(fā)展,鼓勵其揚長避短。
●對于西方最優(yōu)秀的大學而言,培養(yǎng)大師已經不是它們的日常目標。它們內在追求的真正目標,在于培養(yǎng)未來社會的領袖。這對那些時常把“培養(yǎng)大師”作為口號掛在嘴邊的國內高校,是有借鑒意義的。
●主持人:本報記者 支玲琳
●嘉 賓:楊東平(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支玲琳:從本周一開始,初審合格的“校長實名推薦”的學生名單,將在北大招生網公示5天。意在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選拔嘗試,卻從一開始就招來了質疑:家長對于“黑幕”的擔憂,學生之于“掐尖”的困惑。高校改革選拔制度的努力,似乎陷入了一種“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輿論尷尬。您怎么看?
楊東平:事實上,重點學校的校長老師可以向高校推薦保送學生,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只不過以前是以匿名推薦的方式存在而已。如今經過一個公開的程序,由匿名變成實名,以校長的個人信譽作為擔保,總歸是一種進步。不過我覺得,這個事情沒有必要引起這么大的關注,這畢竟只是一所學校和幾十個學生的事情。
但我對今年以來各高校在選拔制度上進行的不同嘗試,還是持贊成態(tài)度。在校長實名推薦制的熱議中,我們忽略了今年更大的改革動作———高校聯(lián)考。像清華、上海交大等五所高校試行的五校聯(lián)考,考生可以同時申請5所學校中的兩所,如果兩所高校的要求都沒有達到,考生還可以根據大學的規(guī)定,用該測試成績向第三所學校提出申請。盡管這些措施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它預示了高校的自主改革正在“悄悄萌動”。對學生而言,選擇也開始多樣化。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北大的推薦制其實是由上而下地賦予了高中學校更大的自主權,探索多樣化的考試和錄取方式。盡管這個受益面很小,但還是值得肯定的。
對于教育改革而言,我認為地方、基層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非常重要。我們不能永遠只在那里說,必須行動起來。一開始做得不完善、不周全,那是次要的,關鍵是要啟動。
支玲琳:為求“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實不僅是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近日紛紛動作,表示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要向“偏才怪才”作政策傾斜,川大甚至還設立了偏才怪才專項培養(yǎng)基金。而輿論也說,如果推薦選拔出來都是“好好學生”,那就沒有意義。似乎現(xiàn)在我們把選拔改革的突破口,聚焦在了偏才怪才的發(fā)現(xiàn)機制上。這是否有舍本逐末、矯枉過正之嫌呢?
楊東平:就是因為過去我們對偏才怪才太不重視了,所以現(xiàn)在才會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成為一個問題。但我認為,發(fā)現(xiàn)個別偏才怪才不應該成為考試改革的主要目的?荚嚫母锩嫦虻氖谴蠖鄶等耍嬲钠殴植胖皇呛苄『苄〉娜后w。與其去刻意為之要發(fā)現(xiàn)偏怪之才,還不如面向大多數學生,尊重其個性發(fā)展,鼓勵其揚長避短。無論是高校還是輿論,如果過分地將精力集中在偏才怪才的發(fā)掘上,都是對考試改革的誤讀。
發(fā)現(xiàn)個性化人才,不等于發(fā)現(xiàn)偏才怪才。我舉個例子,芬蘭的高中會考,大概有6門,要求你達到一個合格的程度。但在高考的時候,你只要選你認為學得最好的兩門功課參加考試,因為你選擇的這兩門課已經體現(xiàn)了你的能力傾向和興趣傾向。這就叫個性選擇,這就叫揚長。我個人比較看重的,是這種面向大多數人的制度設計,而不是大多數人還是用著很陳舊的制度,然后挑選兩個典型,用寥寥幾個偏才怪才去點綴一下考試制度改革。無補于大局的小小花絮、炒來炒去的噱頭,沒有價值。
支玲琳:在網上廣為流傳的《在美國,什么樣的學生才能上哈佛?》中寫道,哈佛不會降分以求,不會要求偏才怪才,它對學生的要求只有一句話:尋找未來的領導人才。這一問,我們同樣要對國內的名校發(fā)問。
楊東平:這句話說得很對。西方最優(yōu)秀的大學選拔人的時候,首先看重的不是學科成績,因為能夠進入選拔的人,學習成績都是無可挑剔的。剩下它要考察的,主要是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作為未來社會領袖的潛質、能力。在社會工作、社會關懷、社會參與、領導能力方面,西方大學的要求是非常明確的。因為這些大學對自己的使命定位,不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狹隘的專家,而是把他們一個個培養(yǎng)成未來社會的知識分子。對于這些最優(yōu)秀的大學而言,培養(yǎng)大師已經不是它們的日常目標。它們內在追求的真正目標,在于培養(yǎng)未來社會的領袖。這對那些時常把“培養(yǎng)大師”作為口號掛在嘴邊的國內高校,是有借鑒意義的。
現(xiàn)在為了公正,大家還是傾向于推薦考試成績最好的人。這個我認為,并無不妥。關鍵是在成績優(yōu)異者中,要選擇那些有社會責任感、社會關懷、領導能力的卓越之才,不是純粹的書生型人物。但在目前的教育評價標準體系里,這恰恰是欠缺的。而在國外,這恰恰是很重要的評價。一個人如果只是成績優(yōu)異,沒有領導過什么社會實踐活動,那你根本就沒希望進入名校。所以今天,所謂選拔標準的模糊之爭,背后潛藏的是評價體系的缺憾之失。
支玲琳:有些學校為何推薦不出人才,這背后可能不僅僅是標準不清的問題。
楊東平:我相信這是一個普遍的教育情況。因為經過我們現(xiàn)在中小學這么嚴酷的一個應試教育環(huán)境,到了高三,還能保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長的學生確實已經罕有。最好的學生,不過就是學業(yè)優(yōu)秀,門門優(yōu)秀。這是在選拔之外,更深層的值得深思的話題。
至于所謂的標準,我認為非得列出個橫豎杠杠,可能也不盡準確。現(xiàn)在我們只是對文藝、體育人才比較有把握,因為這個標準是大家公認的,也容易檢測。但要是說一個人有什么特別的化學、物理天才,這個相對比較難鑒定。而且,最終的結果可能不準確。特別是社會科學領域人才,更不是那么簡單。比如當年的胡適,學的是農學;魯迅,學的是醫(yī)學。試想如果參加選拔,他們會是優(yōu)秀生源嗎?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要經過多次的選擇,才能走上最適合他的自我實現(xiàn)的道路。所以人才培養(yǎng),絕對不能把它簡單化,不能認為一個舉措,就能得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結果;不能認為一項改革,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