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nèi)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要根治“土地財政”還需痛下猛藥

2006年11月22日 11:41

    11月20日獲悉,從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標準將提高一倍,同時繼續(xù)實行中央與地方30:70分成體制,相關收入專項用于基本農(nóng)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理、耕地開發(fā)。 中新社發(fā) 呂建設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使用。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明年起翻番,這將增加地方政府的征地成本,從而直接抑制其用地擴張沖動。但這只是打擊某些地方以地生財?shù)摹八幰印保巍巴恋刎斦,還需痛下猛藥。

  上調(diào)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征收標準,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政府用地的沖動。1998年設計這一費種時,初衷便是遏制地方政府過度擴張用地,但由于現(xiàn)行的繳納標準明顯低于新增建設用地土地純收益的實際水平,造成如今事與愿違的狀況。國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提高收費標準;將因違法批地而實際發(fā)生的新增建設用地納入收費范圍;地方分成部分全額納入省級國庫,這“三管齊下”將提高地方政府征地成本,從而直接遏制其“賣地”沖動。

  但僅此并不能根除某些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其一,地方政府有可能將這部分“賣地”的隱性成本轉(zhuǎn)嫁到用地單位身上。一位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認為,由于該費種基數(shù)小,再加上目前土地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主要是市場價而非成本價,所以,提高征收標準對地價、房價不會產(chǎn)生太大影響;但工業(yè)用地的定價主要是成本價,其地價或?qū)⒚黠@上漲。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是,土地出讓的收益遠遠大于成本。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主要包括土地出讓金以及土地的相關稅費收入。2005年,僅土地出讓金一項,全國征收總額就超過5500億元。而同年實際收繳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只有214.5億元,即使收費標準提高1倍,按2005年的數(shù)據(jù)估算,也只有429億元。

  對此,不少專家建議,根治“土地財政”必須痛下猛藥。當務之急是,將地方政府的這部分土地收入“賬外賬”全部納入預算,并規(guī)范其用途。這將有利于遏制地方政府盲目擴大城市規(guī)模和興建政績工程的沖動;也有利于其更好地履行建設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責任,比如落實好廉租房制度。權威人士透露,財政部與國土部已初步擬訂了《土地出讓收入管理辦法》,將于近期公布。

  更重要的改革則是,將70年的土地出讓金一次性征收的模式改革為物業(yè)稅征收模式。專家普遍認為這既會增加物業(yè)的持有成本,起到打擊投資進而平抑房價的作用;又將使地方財政有了長期穩(wěn)定的收入,有利于保護土地資源,并以此堵塞地方政府利用對土地的壟斷型經(jīng)營權以地生財?shù)呢斣础?/p>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費楊生)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chǎn)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