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滾動| 國內| 國際| 軍事| 社會| 財經| 產經| 房產| 金融| 證券| 汽車| I T| 能源| 港澳| 臺灣| 華人| 僑網| 經緯
English| 圖片| 視頻| 直播| 娛樂| 體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視界| 演出| 專題| 理論| 新媒體| 供稿
字號:

上一頁 撒切爾重男輕女屬“外貌協(xié)會” 幕僚稱其性感(圖) (2)

2013年04月10日 09:48 來源:新京報 參與互動(0)
英國《每日電訊報》頭版有關撒切爾離世報道
英國《每日電訊報》頭版有關撒切爾離世報道

《華爾街日報》歐洲版頭版有關撒切爾離世報道
《華爾街日報》歐洲版頭版有關撒切爾離世報道

  【外交】 鐵娘子預言歐債危機?

  撒切爾的另一個刻板符號就是被稱為反歐洲主義者,撒切爾曾反對英國加入歐元區(qū),在她看來“我們根本無法控制、連利率都不能由自己決定的統(tǒng)一貨幣”。1990年她因為這一問題而被逼宮下臺。

  她的確是歐洲懷疑論者,但《華盛頓郵報》認為,她從政生涯的大部分時間卻是歐洲統(tǒng)一的熱情擁躉。

  1975年,她領導了保守黨陣營的“投贊成票”運動,讓全民公決來決定英國是否應該留在歐洲共同體——歐洲聯(lián)盟的前身。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回憶說,撒切爾夫人是歐盟東擴戰(zhàn)略最早的推動者,她還倡議并簽署了《單一歐洲法案》,單一市場是歐洲最偉大的一項成就,正是歐盟國家之間商品、資金和人員的自由流動成就了歐洲的經濟增長并推動了一體化進程。

  她并非反對歐洲一體化,只是傾向于一個建立在“獨立主權國家之間自愿和積極合作”基礎之上的歐洲。在撒切爾眼中,貨幣一體化和讓渡財政主權所建立的超級國家將是一個由德國主宰的、為經濟危機所累的“巴別塔”。如今,歐債危機席卷歐元區(qū)似乎在告訴我們她持懷疑態(tài)度的遠見卓識。

  【用人】 鐵娘子重男輕女“外貌協(xié)會”?

  在支持者眼中,撒切爾的強硬執(zhí)政方式總是閃耀著理性的光芒,而她的政治成就更是激勵了英國職業(yè)女性。但事實是她并非一個女權主義者,選擇同僚時更是重男輕女,英國媒體稱她在用人上是“外貌協(xié)會”。調查顯示,有31%的英國人認為撒切爾沒改變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因為“她實際扮演的是男性角色”。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哈羅德·詹姆斯指出,對于身邊的政治女性,撒切爾一點也不寬容,她喜歡被男性圍繞。在外交上,她常常表現(xiàn)出強烈的個人喜好。作為新自由主義者,她與政見偏右的德國前總理科爾關系很差,與偏左的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反而相談甚歡。她的幕僚甚至調侃道,要不因為是政府首腦,撒切爾和施密特早就“手牽手進臥室了。”

  撒切爾和激進的社會黨人、法國前總統(tǒng)密特朗也非常親密,密特朗曾形容撒切爾如碧姬·芭鐸(法國艷星)般性感迷人。

  而與電影明星起家的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之間的關系更是廣為人知,里根被撒切爾稱為生命中“第二重要的男人。”但撒切爾卻與里根繼任者老布什不投緣。

  正是因為喜歡感情用事,那種通常認為鐵娘子嚴肅呆板、喜愛道德說教的說法其實也不準確。據(jù)撒切爾夫人的幕僚回憶,她幽默不拘小節(jié),對手下的“風流韻事”并不在乎。

  一次,撒切爾和經濟大臣因預算問題爭執(zhí)不下。一晚,撒切爾酒醉回到唐寧街,發(fā)現(xiàn)經濟大臣開閉門會議,撒切爾推門而入,踢掉鞋子,盤腿坐下,接著說“先生們,現(xiàn)在我們就把這件事解決了,怎么樣?”

  這位幕僚稱,當時的撒切爾“如蜂王面對群臣般氣勢強大”。內閣大臣們竊竊私語“她非常性感”。而事情就按撒切爾的意思解決了。

  無論有怎樣的爭議和不為人知的一面,但這就是撒切爾,正如她所說,在有生之年,英國不會再有女首相。

  她是一個異乎尋常的重要領導人,在相當多層面上而言,是個非常偉大的女性。要說在她的墳墓上起舞確實不妥,但為她舉行國葬也大可不必。她留下的遺產是一個分裂的社會、個體的自私和貪婪的物質崇拜。這些東西加起來對人類精神的禁錮,遠多于他們所釋放的自由。

  ——英國《衛(wèi)報》

  抱著堅定的意志,撒切爾夫人改變了英國,也改變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她復興了英國經濟,為本國在海外贏得了名聲,但其政策在國內卻遭遇眾多反對。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

【編輯:況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