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蕭方
毛澤東的第三代幾乎都仍然生活在毛澤東的影子下,他們雖然低調,但十分自豪于自己的血脈。
毛岸青逝世,讓毛澤東的第二代后人中失去了僅存的男性。而在毛澤東第三代后人中,除了毛岸青有一子毛新宇,此外還有外孫和外孫女3人。盡管毛澤東的后人們大都生活低調,做事不張揚,毛澤東第三代更是不涉足政治,大都選擇了下海經商,但在毛岸青病逝后,毛家后人再一次走進公眾的視野。
毛新宇:追尋爺爺的影子
毛岸青與邵華的兒子毛新宇是毛澤東第三代中惟一的直系男性后人。1970年出生后,毛澤東為其取名為“新宇”,意指毛澤東“要如昆侖山崩絕壁,又恰似臺風掃環(huán)宇”的理想實現(xiàn)后建立的新世界。有人覺得毛新宇和毛澤東神似,也有人認為毛新宇的相貌更像其祖母楊開慧。
但有一點相同的是,毛新宇和爺爺毛澤東一樣,都非常愛吃紅燒肉。有人這樣描述毛新宇:長相敦厚,身材魁梧,性格沉穩(wěn),著裝樸素,與記者交談間,思路敏捷,不時透出睿智。
1992年7月,毛新宇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黨校理論部攻讀碩士學位,后在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7月獲博士學位。毛新宇目前在軍事科學院進行毛澤東軍事戰(zhàn)略思想的研究工作 ,副師級研究員。
此外,毛新宇還有兩個頭銜,一個是全國青聯(lián)常委,一個是北京市西城區(qū)政協(xié)委員。據媒體報道,毛新宇去年應邀為廣州大學師生作了一場專題報告,同時被聘為該校松田學院客座教授。
據毛新宇自述,他走上研究毛澤東思想的道路,“是因為受家庭的影響”,“我上大學的時候還不是這個專業(yè)的,是學中國歷史”。毛新宇把研究毛澤東思想看作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選擇。
毛新宇對毛澤東思想發(fā)生興趣甚至可以追溯到其在北大附中上中學的時候。據毛新宇的一位同學回憶,高中時代,如果哪堂課講的是毛主席詩詞或者是《反對黨八股》之類的跟毛澤東有關的課文,毛新宇會十分專注地在教室里坐上一整節(jié)課,從始至終臉上都洋溢著驕傲與光榮。
據這位同學回憶,毛新宇上中學時還在《北京青年報》上發(fā)表過一篇署名“新宇”的散文,寫他跟著一個代表團去朝鮮給毛岸英掃墓的事情,其中有一句話當時被同學們廣為傳誦:“我怎么也不能相信大伯就是眼前墓碑上這三個冰冷的字”。
2003年,毛新宇完成的論文《毛澤東的軍事戰(zhàn)略進攻思想》被收入當年的《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集》。有報道說,為了寫好這篇論文,毛新宇幾乎走遍了半個中國,實地考察了解放戰(zhàn)爭期間許多著名戰(zhàn)役的戰(zhàn)場。
毛新宇認為,毛澤東的防御從來都是“積極防御”,是進攻性質的防御。毛澤東曾打算總結這一戰(zhàn)略思想,但由于諸多原因沒有動筆,他的論文就是要填補毛澤東軍事思想理論上的一個空白。
毛新宇先后經歷過兩次婚姻。1997年,他和第一任妻子郝明莉結婚。據報道,婚前郝明莉在山東泰安御座賓館當服務員,婚后被從山東礦院轉學至北京大學國際商務系。不過婚姻持續(xù)時間不長。
2000年,毛新宇和鎮(zhèn)江姑娘劉濱經介紹相識,并于2002年結婚。據說劉濱現(xiàn)在也是一名軍人,從事醫(yī)務工作。
2003年12月26日,就在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的這一天,劉濱生下了毛澤東第四代的男丁——毛東東,曾孫與毛澤東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毛新宇說,毛東東1歲時,家人帶他回家鄉(xiāng)韶山探親,也許是血緣關系,東東對曾祖父有天然的“靈感”。家人在向毛主席銅像敬獻花籃時,毛東東甚至不停地叫“爺爺”,而這時的東東只能說兩個字的詞。毛新宇說:“我們當時誰也沒有教他說。”
孔繼寧關注“三農”問題
孔繼寧,李敏與孔令華之子,1962年出生在中南海,毛澤東第三代后人中最年長者。
據說,孔繼寧的名字是“繼承列寧遺志”的意思。在毛澤東的孫輩中,年過不惑的孔繼寧與毛澤東有過接觸,但直言外祖父的音容笑貌并沒有給他留下太多記憶。
據孔繼寧講,自己大約一歲多就和父母搬出了中南海,以后陸續(xù)去過幾次,但因為外公很忙,要開會或者與人會談,都沒能見上。1966年,“文革”開始后,連父母都很難去中南海了,自己就更不用說了。
除去毛家的身份,孔家本身也有著顯赫的家世?桌^寧的爺爺、孔令華的父親孔從洲將軍曾在楊虎城的西北軍工作,西安事變時任十七路軍警備二旅旅長兼西安城防司令,參與指揮了當年“捉蔣”的全過程。
但作為毛家后代,孔繼寧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并不想生活在先輩的光環(huán)下。他讀書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不知道他是毛澤東的外孫。直到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孔繼寧突然被叫回去,到9月18日回到學校時,一些學生才知道他的特殊身份。
15歲時的孔繼寧和同齡人一樣經歷了下鄉(xiāng),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家境,當時的大隊也只是把他當作一個好勞力來用。而在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學習期間,大家也只知道他是城里來的。據孔在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的同學回憶,孔繼寧為人低調,英語基礎好,話不多,不活躍。
這種低調甚至延續(xù)到孔繼寧的愛情中。有報道說,孔繼寧的香港籍妻子沈蓉和他相戀很長時間后,還以為他們家只是北京很普通的一戶人家,當偶然從一位朋友那里聽說了他的家世后,一度生氣不理孔繼寧了。
從南京國際關系學院畢業(yè)后,孔繼寧進入解放軍總參謀部,先后被派駐中國駐巴基斯坦和英國大使館,任助理武官,從事了8年外交工作。1997年離開部隊后,孔繼寧投身商海。2002年,孔繼寧在深圳成立了中國(深圳)民族精神與中國發(fā)展研究中心,開始有計劃地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進行宣傳。
至今,孔繼寧已策劃、出版了李敏的自述《我的童年與領袖父親》、《真實的毛澤東》、《百年后的毛澤東》等圖書。
而毛澤東對農民的關心,對農村問題的重視更是對孔繼寧影響至深?桌^寧曾表示,“我并不是研究三農問題的專家,但是我希望能為解決三農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2006年,孔繼寧與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合作,共同發(fā)起成立了東方昆侖公益基金,所推出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希望醫(yī)院——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救助行動”。
孔東梅傳播“紅色”文化
孔繼寧之妹孔東梅是毛澤東第三代中惟一的女性。在毛澤東第三代后人中,孔東梅長相可能與毛澤東最為神似,和毛澤東年輕時一樣,孔東梅身材高挑而清瘦,而下巴上那顆標準毛澤東風格的痣,甚至不用介紹都可以讓很多人認出她。
孔東梅1972年生于上海,盡管從未與外公謀面,但名字卻是毛澤東起的!皨寢尠盐业恼掌瑤ソo外公看,再把外公的照片帶回來給我看。我的名字就是外公看著照片取的,用了他名字里的一個東字,又用了他平生最愛的一個梅字!
1996年,孔東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英語專業(yè)畢業(yè)。在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工作3年后,像當時很多年輕人一樣,孔東梅1999年選擇了遠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02年回國后,孔東梅創(chuàng)辦了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任董事長,致力于傳播“紅色”文化。
談到這個抉擇,孔東梅說:“2000年,我在美國收到母親寫的書《我的父親毛澤東》,提到很多往事。我一看就哭了,覺得自己作為毛家子孫應該做點什么!痹诖酥埃讝|梅跟普通的197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沒有什么不一樣,喜歡電影、文學、旅游。
談到事業(yè),孔東梅說自己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從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以及中國“紅色文化”代表人物。近年來,孔東梅已經出版了《翻開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澤東》、《聽外婆講過去的事情——毛澤東與賀子珍》、《改變世界的日子——與王海容談毛澤東外交往事》等書籍。
同毛澤東的所有后人一樣,孔東梅也是做人低調,不張揚。在回國創(chuàng)業(yè)前,孔東梅甚至一直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讝|梅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國際政治學碩士,只有當時的駐美大使李肇星知道她的身份。
而孔東梅的同學在評價她時說,不但人長得漂亮,穿衣打扮很清爽,性格也好,從沒見她大聲說話,更沒見她發(fā)過火。學習上她很勤奮,上課回答問題挺有主見,英語口語特別好。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孔東梅也經常和員工一起加班,一起吃方便面,喝礦泉水。
毛澤東后人無意從政
毛澤東第三代后人中最小的一位是王效芝。王效芝是李訥(毛澤東與江青之女)與前夫所生的兒子。1970年,未婚的李訥隨中央辦公廳的工作人員一起下放到江西干校,并在干校與一位徐姓青年結婚,一年后生育一子,取名效芝,即效仿外祖父毛潤芝的意思。1984年,李訥與王景清建立了新家庭。
有報道說,王效芝從北京市外事旅游職業(yè)高中畢業(yè)后,選擇了一條與父母完全不同的獨立生活道路。同幾位哥哥、姐姐相比,王效芝是最低調的一位,在媒體和網絡上拋頭露面更是少之又少。王效芝的名字第一次見諸報端還應該是1990年亞運會期間,新華社攝影記者唐師曾一張《毛主席外孫在亞運村》的照片,將其引入公眾視野。
當時的報道如此描述王效芝:在運動員公寓10號樓里,有一個默默無聞,但威信很高的服務員,他就是毛澤東的外孫王效芝。18歲的王效芝是北京市外事旅游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自1990年5月份起由學校組織和同學們一道到亞運村服務以來,他就一直在10號樓里任副領班。雖然是毛澤東的外孫,但在工作中,他卻從不搞特殊化,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任勞任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同學和運動員的贊揚。
對毛澤東的第三代子女來說,成長中的共同特點可能就是嚴格的家教?讝|梅說,母親總是教育我們不要老記住自己是誰誰的孩子,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飯,當年外婆也是這么教育她的。
毛澤東的4位孫輩后人中沒有一個涉足政治?讝|梅說,目前4人都在“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平時我們4個人都特別忙。現(xiàn)在我、哥哥、王效芝都下海經商了,毛新宇也特別忙,大家都是各做各的,只有紀念活動或節(jié)日聚在一起,但都非常親。”
曾有記者問孔東梅,你覺得最令自己感到驕傲的事情是什么?孔東梅說,我身上的血脈,是我最驕傲的,我非常自豪。
(摘自《鳳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