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問題戳破“共同價值”面具
“日美間對世界的許多問題都有著共同的理解,日美同盟體現著日美的共同價值”,這句話是日美兩國領導人不厭其煩強調的東西。然而,日美所謂的“共同價值觀”,都是對別國的人權問題、自由、民主問題而不是自身的問題的理解,而且絲毫不容許別國對自己的問題說三道四。
從這樣的視角看,圍繞“慰安婦”問題的矛盾就能說明其“共同價值觀”的虛偽。兩國在安全領域、市場制度以及民主秩序上也有許多共同點,但前提是日美同盟關系的持續(xù)發(fā)展。安倍有關“慰安婦”等問題的表態(tài)被美國學者達迪稱作是“安倍的新裝”,是安倍修改憲法、防衛(wèi)廳升格以及建立正式日本軍隊之前,為舊軍隊形象正名的一種努力。
安倍發(fā)言、日本議員做廣告恰恰證明了戰(zhàn)后歷史教育的扭曲,證明了日本政治的一種趨向,也證明了日本政治家國際常識的欠缺。“慰安婦”問題決議案要求日本公開道歉、明確承擔責任、制止與杜絕否定性的言論、以及強化歷史教育,這些要求本質上雖并不具有約束力、強制力,但美國駐日大使仍然提醒日本“過小估價是錯誤的”。原因在于現在的歷史認識問題已經波及美國,美國并不想被歷史問題牽連至亞洲國家矛盾的旋渦,更不想日漸強大的日本對自己說不,還不想新民族主義驅使下的日本挑戰(zhàn)美國的權力與權威。
共同利益是美日同盟最牢固的紐帶,但“盟益”永遠無法取代“國益”。日本防衛(wèi)相的發(fā)言引發(fā)的思索可能更能夠體現這點?陀^上說,久間章生指出的美國向日本投原子彈是“無奈之舉”,并不符合日本國民的觀點。但如果反過來說,假如他說的是“并非無奈之舉”又如何,其結果是同樣的,甚至比現在狀況更遭,因為這將挑戰(zhàn)美國對二戰(zhàn)和戰(zhàn)后占領的正統(tǒng)性與合法性。此前他已因“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是判斷錯誤”的發(fā)言而遭到抨擊,此后其不得不“對美國政府的精神和決心給予高度評價”。而此次他卻忘記了“無奈之舉”也并不符合日本的政治認同,用這樣的發(fā)言換取美國在類似“慰安婦”問題上的讓步顯然是行不通的。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