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七夕談?wù)勂呦η?/div>
2008年08月07日 17:0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中新網(wǎng)8月7日電 臺灣《中華日報》8月7日在“每日談”欄目載文指出,清代張潮在《幽夢影》說:“讀經(jīng)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別致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蔽崛艘詾,談情宜秋,因其別有心緒,常使人意擾情愁。今談?wù)勂呦η椤?/p>
文章摘錄如下:
今為七夕,節(jié)氣適為立秋,又逢父親節(jié)前夕。在這個具有中國風、臺灣味的情人節(jié),讓人想起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何等浪漫凄美。本報(中華日報)做為臺南在地報,且讓吾人切入最具在地特色的民俗:做十六歲。
府城(臺南)做十六歲活動,有官辦,有廟辦,有官廟合辦,多采多姿的活動,七夕將并發(fā)最璀璨的色彩。府城之所以有源遠流長的做十六歲民俗,比較被一般人接受的說法是:早期五條港碼頭,帆檣歷歷,苦力沓雜,童工所在多有,遂形成做十六歲習俗,宣告童工轉(zhuǎn)大人,已可享有全額工資。
做十六歲的科儀,重點在于祭拜七娘媽。民俗認為,七娘媽即為織女星,她的生日就在七夕。七娘媽又稱床母、鳥母,一般相信,七娘媽是庇護小孩平安長大的神;事實上,在道教信仰形成過程中,七娘媽已和神話連結(jié),有人更直指鳥母就是王母娘娘,從而演化出內(nèi)涵豐富的民俗文化。
“告成人于神,謂之做出幼”,做十六歲的精神在焉,更充滿“男冠女笄”的余緒,意謂轉(zhuǎn)大人之后,即須負起成人責任,包括感情層面。值此七夕情人節(jié),愿已轉(zhuǎn)大人的成人,有情人終成眷屬,眷屬皆為有情人。
【編輯:劉雨生】
相 關(guān) 報 道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
每日關(guān)注
-
-大衣哥賣大衣否認炒作 談"孝道" 想回農(nóng)村 回放
-中國警方要求保障救護車優(yōu)先通行 必要時警車開道
-蘭考回應(yīng)千萬建辦公樓無錢蓋福利院 被疑轉(zhuǎn)移責任
-法院副院長跳樓自殺 遺書稱必然會引起各種猜測
-廣州環(huán)衛(wèi)工停工求加薪 福利院空殼17年變辦公樓
-李承鵬簽名售書遭掌摑 打人者邊跑邊罵漢奸(圖)
-《新聞聯(lián)播》10大成語榜單 繼往開來堅持不懈入圍
-莫言出席文藝界聯(lián)歡言語幽默 正創(chuàng)作3部長篇
-西安發(fā)掘巨型渭橋遺址 為同期世界最大木構(gòu)橋梁
-老太街頭摔倒無人攙扶 乞丐將其拉起稱不怕被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