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的《鳥巢》絲網版畫亮相上海,其濃濃的奧運情懷和別樣風格,讓參觀者嘖嘖贊嘆。在“版畫盛典——為奧運喝彩”藝術展上海站中,共有十六位藝術家為北京奧運會,呈現了二十九種絲網版畫作品,讓滬人在視覺藝術中,體驗即將來臨的北京奧運。據介紹,這些絲網版畫作品還將赴臺灣展覽。 中新社發(fā) 張亨偉 攝
|
7月25日,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的《鳥巢》絲網版畫亮相上海,其濃濃的奧運情懷和別樣風格,讓參觀者嘖嘖贊嘆。在“版畫盛典——為奧運喝彩”藝術展上海站中,共有十六位藝術家為北京奧運會,呈現了二十九種絲網版畫作品,讓滬人在視覺藝術中,體驗即將來臨的北京奧運。據介紹,這些絲網版畫作品還將赴臺灣展覽。 中新社發(fā) 張亨偉 攝
|
中新網9月5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5日發(fā)表沈璧浩撰寫的文章說,吳冠中相信藝術不該留做私人珍藏,應該獻給國家與人民。他將自己的作品比為女兒,而捐獻畫作的行動呢?他比喻為給女兒找婆家,在捐獻儀式上,他還打趣的說:“我有好幾個女兒,都嫁到不同的地方,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上海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等都有”。今年4月,他才剛剛將66件精品捐給上海美術館,當時他形容那次捐贈是他歷次捐贈中最重要的一次,捐出的數量也是最多最精華的部分。
文章摘錄如下:
本月3日,看到《聯合早報》頭版大標題,報道“吳冠中113幅畫作慷慨捐獻新加坡”,感到非常驚喜,113幅總值估價共6600萬新元的畫作落戶新加坡。
令我驚喜的,不是我們得到這批畫作的高昂市價,而是這位高齡89歲的中國當代畫壇泰斗,讓這批價值不菲的藝術結晶落戶到新加坡的決定。
吳冠中先生這次捐獻的作品,包括63幅水墨畫、48幅油畫、兩幅書法。作品創(chuàng)作的年份,從1957年跨度到21世紀初,全面表現了吳老先生各個時期的風格和藝術成就。新加坡國家文物局與美術館的幾名負責人代表新方,到吳先生北京的住家去簽約接受這批送給新加坡的厚禮。據報載,新加坡美術館主席尚達曼夫人在接受捐獻時對吳先生說:“這次捐獻不僅顯示了新加坡與中國共有的歷史與傳統(tǒng),也代表了一個藝術家對未來藝術家的啟示,吳冠中的精神將通過他所捐出來的作品,繼續(xù)啟發(fā)后代的藝術家”。
吳冠中相信藝術不該留做私人珍藏,應該獻給國家與人民。他將自己的作品比為女兒,而捐獻畫作的行動呢?他比喻為給女兒找婆家,在捐獻儀式上,他還打趣的說:“我有好幾個女兒,都嫁到不同的地方,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上海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等都有”。今年4月,他才剛剛將66件精品捐給上海美術館,當時他形容那次捐贈是他歷次捐贈中最重要的一次,捐出的數量也是最多最精華的部分。
報道也說,這次將作品捐獻給新加坡是吳冠中先生主動提出的。雖然吳老先生沒有直接說明他為什么這次選中新加坡為他女兒婆家的原因,但在儀式過后聊天時,他說,新加坡是他尊敬的一個國家,在道德品質各個方面都是介于中西方之間,它與中方相當接近,到西方也很接近。東西兩邊的優(yōu)點,都集合在新加坡身上。
但是,吳先生接著卻不客氣地講,很早的時候,他對新加坡的印象是:交通、工業(yè)都比較發(fā)達、社會道德、秩序也很好,但是,對于文藝,新加坡卻不夠重視。他還強調:“德育不能代替美育”。
看來,吳先生話雖講得婉轉,但卻講得很白,我希望新加坡人在領過捐獻,興奮之余拉完關系之后,也能聽得懂吳老先生話中的教誨。
吳老先生是在說,他決定讓他的畫作落戶新加坡,是考慮到新加坡位于東西文化交叉口這個客觀環(huán)境的條件上?梢岳斫獾氖牵@樣的一個客觀環(huán)境里,當然能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吳先生的作品。但他談話后半部的補充說明,才是他真正送給新加坡的肺腑贈言,他在告訴新加坡人:新加坡如果要建立一個有利藝術發(fā)展的環(huán)境,還有一段很長的路等著我們去走。
吳先生的話點中了我們的要害,我們應該明白:光有美麗外觀的硬件設備,缺乏有助藝術發(fā)展的人文價值思維及鑒賞藝術的文化內涵等軟件因素相互配合運作,要搞藝術這種東西,是行不通的。
是的,教吳先生看中我們的有利地理位置,和過去歷史背景造就了我們現在這種介于東西文化交叉口的優(yōu)勢,我們要保存。但是,我們更應該謝謝并記取吳老先生的提醒,采取行動彌補和強化我們的弱處。我們一定要朝著這個方向去多多努力,只有這樣做,我們要建立一個文明優(yōu)雅社會的意愿才不會變成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
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文化藝術,就像一個個人的言談舉止,舉手投足,在在都表現出一個個人,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內涵與氣質,這種工作總不能叫別人來為我們捉刀代言吧?換言之,我們不可能叫外來力量來為我們圓優(yōu)雅社會的美夢。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