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日本视频中文,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應對能力低政策門檻低:高溫天氣不能低調應對

2010年07月07日 01:18 來源:央視《新聞1+1》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主持人(李小萌):

  歡迎來到《新聞1+1》。

  今天我的開場白非常地簡單,一個字,熱!

  (播放短片)

  乘客1:

  熱,比我們那兒熱多了,我感覺。

  乘客2:

  好像進了爐子里一樣,有一種憋悶憋悶的感覺,心里邊特別不舒服。

  記者:

  只有三分鐘的時間,我們剛才磕下的這枚雞蛋現(xiàn)在就已經有六成熟了。

  解說:

  陽光直射,悶熱無風。昨天今天,北京、河北、河南、山東,不少地方的氣溫已經突破了40度,北京的地面溫度最高竟超過了68度。來自氣象部門的數(shù)據,這個時期,這個溫度,歷史罕見。看看高溫籠罩的中國地圖,伴隨著炙熱的陽光,悶熱的空氣,交通、醫(yī)療、供電、供水,還有戶外工作人員的勞動保護,一時間從北往南,全國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地方政府,都同步進入了緊急應對的狀態(tài)。

  (7月5日新聞)

  主持人:

  持續(xù)的高溫下,廣州、湖南、海南、河南等省交通處行和農業(yè)生產都受到影響,而大部分地區(qū)的酷熱天氣仍會持續(xù)。

  解說:

  建筑工地的工人,醫(yī)院的應急供電公共交通的防暑降溫。今天,北京市很多區(qū)域的氣溫繼續(xù)突破40度,山東全省有個市發(fā)布的高溫預警。36個觀測站點的最高溫度超過了37攝氏度,海南也發(fā)布了高溫預警,局部地區(qū)高溫38度,高溫突破歷史紀錄的極限。廣東省88個市縣發(fā)布了高溫預警,浙江8個縣市拉響高溫警報,發(fā)出最高等級紅色預警的市縣,氣溫達到了39.3度,而處于最北省份的黑龍江更是從6月份開始,就在不斷拉響高溫警報。6月10號,素有“冰城”之稱哈爾濱,過高棄文就達到了37.3攝氏度,這在哈爾濱近50年來,整個6月份的氣溫史上排在了第二高位。2010年,這個剛剛開始的夏季,大半個中國就已經開始接受高溫的考驗。

  (新聞)

  持續(xù)高溫讓廣州、武漢、長沙等地出現(xiàn)用電緊張局面。漯河市電力部門啟動供電應急預案,確保電力有效供應。

  解說:

  面對高溫,很多地方用電量急速增大,在廣州,全市的用電負荷已經接近廣州電網的最高負荷,很難想象,如果廣東的高溫天氣繼續(xù)持續(xù)下去的話,電力供應將會面臨什么樣的考驗,目前廣東已經啟動了今年夏天首輪錯峰用電。而在河北,電網也是持續(xù)緊張,昨天,最高負荷已經超過了兩千萬千瓦,如果最高負荷達到兩千二百萬千瓦時,就只能對部分的工業(yè)企業(yè)實行有計劃地限電。

  除了電,還有水。今天上午10點,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的最新報告顯示,昨天市區(qū)日供水量達到286萬立方米,也創(chuàng)下北京百年供水史上最高紀錄。很多人擔心,7月才剛剛開始,這水這電,在今年,又將會經受什么樣的考驗?

  田萬軍(錫林郭勒盟太樸寺旗村民):

  今年澆了一回也不行,高溫過于熱,時間長不下雨,澆這點不頂事,莜麥都干了尖子了,小麥基本死完了。

  解說:

  城市在為創(chuàng)記錄的水電緊張,而有些省份,農業(yè)也面臨著干旱的考驗。在內蒙古干旱日趨嚴重,事實上從6月初開始,內蒙古的平均氣溫就比往年偏高3到5攝氏度,連續(xù)的高溫,讓此時本該生長到50公分高的秧苗,現(xiàn)在只有10公分左右。6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qū)氣象局發(fā)布今年首個干旱黃色預警信號。

  工地負責人:

  現(xiàn)在以后天氣熱了,我們把(工作) 時間給提早了,早上五點半開始,到十點半,下午可以晚一點,兩點半到四點半,以防這種工人在這樣的天氣下會中暑。

  解說:

  面對高溫,很多人在擔心今年的夏天,很多地方政府也不得不提前啟動應對措施。在廣州,全市488個庇護站首次開啟高溫防暑措施,對于露天作業(yè)的工人,一些地方要求,高溫時要減輕他們的勞動強度,氣溫達到37度時,每天中午11點到下午4點,嚴禁露天,高強度體力施工,并組織專人巡回檢查。今年的高溫來得過早而猛烈,于是有媒體評論說,高溫災害是現(xiàn)代化和城市化的特有災害類型。如今,應是轉變對高溫天氣固有觀念的時候了。

  主持人:

  對于高溫天氣的感受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但是它所帶來的問題卻是復雜和多層面的,有氣象專家說,已經不能簡單地用自然現(xiàn)象來形容高溫天氣了,而是應該用災害性天氣。巖松,怎么看待這樣一個表述上的變化?

  白巖松(評論員):

  既然你的開場白是一個字,我的回答是兩個字,一個“高”,一個“低”。這種高絕不僅僅指的是氣溫高,氣溫是足夠高了。如果要僅僅是幾天氣溫高,他是一個間接性的災害性天氣,就屬于它不一定直接給你帶來巨大的傷害,但你要應對不利的話,是會帶來災難的。如果持續(xù)的高溫,當然是災害性的天氣,包括旱情加劇,社會運行的成本等等。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高”是今年我這么多年做新聞當中少見的媒體及中對公眾對高溫高調關注的一次,包括像百度的搜索等等,從5、6月份開始,也是持續(xù)的上升。這種高調是我愿意看到的,因為說明我們是一步一步在去更靠近人的感受。

  但是同時在這種高調關注當中,你注意到了另一個字,就是“低”,這種低是由幾個因素構成的,第一個你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應對的能力很低。像跟洪水、旱情、地震等等災害性的天氣比較起來,它們都有一套很成熟的應對機制。但是面對高溫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有點懵,到底該怎么應對,各個行業(yè)都不知道,連北京這樣的城市,也是臨時這兩天要把高溫費突然增加了,說明這是一個及時性的想法,不是一個預案的問題,這是一個“低”,我們應對的能力比較低。

  第二,相關的政策門檻等等都很低。比如舉一個例子,我們現(xiàn)在仍在使用的是全國總工會、衛(wèi)生部、勞動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是1960年,而且還是一個暫時的。就是防暑降溫措施的這種暫時的應對,現(xiàn)在居然是暫時的,而且是1960年,而現(xiàn)在是2010年,也就是說足足隔了50年,這還不足夠低嗎?我覺得這一高,高度關注和門檻很低,應對能力很低之間,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也許會推動下一輪的進步。

參與互動(0)
【編輯:吉翔】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