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法治建設勿脫離國情 需克服法治理想化和速成論
2007年05月08日 03:22 來源:綜編

  中新網5月8日電 《瞭望》新聞周刊刊登文章指出,推進司法公正需要建立當前國情下的法制標準,法治理想化和法治速成論都脫離了具體的國情。

  文章說,目前有些黨委、政府、司法機關負責人包括部分法學家對法治建設有兩種似是而非的觀點:一是把法治理想化,沒有認識到法治建設是必須支付成本和代價的。比如一些官員、學者質疑政府廢除《收容審查條例》,導致基層政府在控制流動人口,管理城市方面,缺乏有效手段。中國憲法學會副會長林來梵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法治理想化,任何法治的進步都是需要支付代價和成本的,廢除《收容審查條例》實際上是保障人權和管理城市兩種價值權衡的結果。

  第二種觀點是法治速成論,一些基層干部和部分法律學者脫離了具體的國情,用成熟法治國家的標準審視目前國內的一些不法治現(xiàn)象,并由此得出法治無望論的悲觀結論。臺州市政法委副書記林金榮稱,比較典型的是在當前社會矛盾多發(fā)期,處理數(shù)百人參與的群體性事件,有時確實無法做到依法辦事,如果嚴格按照法律,會有不少跟隨參與打砸搶行為的民眾被判刑,所以只能打擊為首,教育多數(shù),但這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則是不一致的。

  一些著名法學專家認為,這兩種觀點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脫離國情,空談法治,對于確實囿于具體國情的不法治現(xiàn)象,社會應該有更多的寬容度,要看到國家大的方向是逐步朝著法治目標邁進。受訪的法學家們認為,現(xiàn)在面臨的最根本和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如何將法治的普遍規(guī)律與中國的特定國情創(chuàng)造性地結合起來,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法治之路。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袁曙宏說:“不論世界各國的法治道路如何千差萬別,有兩點必定是相同的:第一,它必定是名副其實的法治,而不是人治,更不是專制;第二,它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人民,從本國歷史、現(xiàn)實和國情出發(fā)所作出的選擇,而不可能是少數(shù)人超越歷史、脫離現(xiàn)實、違背國情所作出的選擇!

  文章還說,絕大部分法學家和黨政司法機關人員對此并無異議,但是他們認為,目前需要廓清的是,究竟什么是具體國情?以及如何在具體國情的基礎上借鑒他國何種先進經驗?他們建議,應該在國家層面成立民主法治建設領導小組,開展具體研究和實證工作。(郭奔勝 傅丕毅)


更多瞭望周刊新聞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