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nèi)新聞
救災中的中國危機管理:從國家動員到共同體參與

2008年06月09日 0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6月1日,在四川綿陽九州體育館受災民眾安置區(qū),兒童在節(jié)日為志愿者帶上紅領巾。 中新社發(fā) 杜洋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使用。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國家動員、政府管理和全民參與,構成了這次危機管理的核心機制

  文/王錫鋅(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公眾參與研究與支持中心主任)

  災難面前,需要強有力的、迅速的國家動員。這次國家動員的整體效果值得肯定。外電評論:中國政府以高分通過了這次災難帶來的考試。

  中央政府的應對是系統(tǒng)而有效的:救災總指揮部,各職能部門、軍隊的行動,從抗震、救人、災后衛(wèi)生防疫、安置、災民救助等各環(huán)節(jié),政府部門都積極反應。至少在最初、最危急的時刻,這種救災的“政治動員”模式顯示了巨大的優(yōu)越性。

  這種模式根源于革命時代的動員組織機制,它以執(zhí)政黨的強勢領導為政治支撐,以對國家機構和重要物資的政治控制為物質(zhì)基礎,對外具備反擊侵略的快速實施能力,對內(nèi)具備應付自然災害的政治動員能力。這種“政治動員”模式的高效性在年初的南方雪災救援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但是,這種高效的“政治動員”模式也有時空局限性。首先,習慣性地將整個救災問題作為政治問題,淡化了其法律需求,這導致參與救災的各地區(qū)、各部門可能產(chǎn)生一種“政治表現(xiàn)”的競賽,由此可能忽略部門職能之間的有效協(xié)調(diào),這將影響到災后及更加漫長的重建過程。

  其次,由于信息法制建設及相關法律責任不到位,盡管本次信息公開表現(xiàn)出宏觀上無可置疑的改進,但在微觀層面仍然存在具體救災信息的選擇性公布、救災款物使用情況受質(zhì)疑等現(xiàn)象——這方面的質(zhì)疑已經(jīng)通過網(wǎng)絡得到強烈顯示。政府的明智選擇應該是強化具體的信息公開法制及其責任。

  再次,“政治動員”模式無法合理有效地分配中央與地方在救災中的權利與義務,以及解決地區(qū)間的基本公平性問題。政治動員是一個緊急的、弱法治化的過程,強調(diào)“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因此忽略了法律權利建構所依賴的“他者”意識;盡管在道德情感上我們無意于嚴格劃分彼此,但是救災責任在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性質(zhì)是不同的:中央的救災是一種法律責任,而地方的參與救災則主要是一種共同體內(nèi)部的道義責任。因此,在救災責任的分配上,中央與地方需要有一個法治化的框架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才能避免中央對地方的過度干預,以及保證地方參與救災的公平性與道義性。

  在最危急的時刻過后,“政治動員”模式的效用將逐漸下降,包括后續(xù)的信息公開、救災款物的規(guī)范化管理以及重建過程的日常行政,都將呈現(xiàn)出強烈的法律化、精細化需求。這是一個現(xiàn)代國家在進行危機管理上的正常發(fā)展過程,國家必須有可靠的機制同時保障危機時刻的應急反應能力及重建與和平時刻的日常管理——前者無疑將以執(zhí)政黨主導的政治動員模式為核心,后者則將面向常態(tài)化的公民社會與法治建設。

  “政治動員”模式作為短期應急模式是必要的,但不能作為災后重建運動的主導動力模式,更不能成為一種長期治理策略,否則會導致“運動化管理”,造成正常的公民社會與法治化進程的挫折。

  政府并不是災難應對場景中孤獨的身影。在整個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我們清晰地看到民間社會組織的行動,聽到它們的身音,感受到它們行動的力量。

  事實表明,民間組織和公民社會完全有意識、有意愿、也有能力參與到危機處理之中,構建國家和社會協(xié)同的危機管理模式?拐稹⒕葹、恢復、重建等,將會是一個持續(xù)化的過程,而持續(xù)化的關注和行動,不能僅僅依靠國家政治動員,而需要社會持續(xù)的互助和自助行動。毫無疑問,就災難應對來說,我們不僅需要國家自上而下的政治動員,更需要社會持續(xù)的、大規(guī)模的公眾參與。

  民間組織在抗災救災中的參與,對國家和公民社會來說是一種雙贏。對國家和政府而言,社會領域在救災過程和危機處理中的組織和參與,首先是對國家動員的一種補充。它可以充分調(diào)動那些自生自發(fā)的民間力量,而這些力量又是政府無法或者不便進行調(diào)動的。其次,它是對國家動員的一種協(xié)作,在救災的過程中相互協(xié)調(diào)、互通有無、共赴國難。再次,民間力量的參與也是對國家動員及其落實過程的一種監(jiān)督,通過社會的自發(fā)力量和公民組織來對政府在救災中的不力行為進行督促和舉報。最后,民間力量和公民社會參與到救災中來,可以促進民間自發(fā)力量與國家動員之間的相互學習以及良性互動,為未來的國家實力和社會發(fā)展提供必要積累,促進相互磨合。

  對于中國的公民社會而言,此次救災過程和危機處理中的參與活動和組織實踐乃是促進其自身的生長和發(fā)育的重要契機和場合。中國民間組織充分展現(xiàn)了其對中華民族的內(nèi)在情感關聯(lián),充分保存了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刻的自發(fā)聯(lián)合和抗擊災難的歷史傳統(tǒng),充分展示了民間輔助官方、共紓國難的共同體精神。

  要言之,中國民間組織在此次救災中的登場,無疑體現(xiàn)了公民社會的自發(fā)組織力量對于增強總體國家能力、培育公民意識和公共精神的重要作用。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社會組織力量在一個危急時刻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需強調(diào)的是,在災后重建過程中,乃至在日后的常態(tài)管理和常態(tài)生活當中,我們更需要將民間組織和公民社會的力量提升到制度建設層面上來,將危急時刻的感人行動熔鑄為日常生活中默默堅守和步步為營,熔鑄成一套切實可行、符合國情的制度框架。

  我們期待,這次危機將提供一個契機,使政府與個人不僅能夠在危急時刻的危機處理中相互合作和呼應,而且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成為同心協(xié)力的伙伴。

  個體公民、社會、政府之間通過制度化的參與平臺和機制,實現(xiàn)面對公共問題的協(xié)同治理,不僅應在災難應對的危機管理情境中得到落實,更應當在日常公共生活的常態(tài)政治中成為一種公共治理的制度化模式。

編輯:唐偉杰】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wǎng)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wǎng)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每日關注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鏈粡鎺堟潈紱佹杞澆銆佹憳緙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榪界┒娉曞緥璐d換銆?/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