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縣兩名女教師向考生出售高考作弊用的接聽、接收工具而被刑拘的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12日,記者在扶余縣看守所采訪了主要當事人——扶余縣一中高三英語教師劉艷華。她稱,作弊器材是從“上線”手里購買,贓款也都給“上線”了,但拒絕透露“上線”是誰。扶余縣公安局副局長陳國慶對記者說,劉艷華的網(wǎng)絡“上線”到底是誰,公安機關正在追查。由于劉艷華不配合,目前還沒有掌握更多關于“上線”的情況。關于她與“上線”聯(lián)系的相關證據(jù)資料一直還沒有。(相關報道見6版)
這是一個讓人很不是滋味的結(jié)果。其一,劉艷華稱,不知道倒賣作弊器材是違法。其二,抓到了疑犯,她卻拒絕供出“上線”。而供不出“上線”,當?shù)毓膊块T就無法掌握“上線”情況,換言之,劉艷華的沉默極有可能導致線索戛然而止。
“上線”是誰?有網(wǎng)民分析稱,“上線?就在公安內(nèi)部!”應該說,這種說法只是忖測,尚需要證驗。但一個事實是,作弊器材的確充滿技術含量,非一般人員所能搞定。這一點新華社的報道有詳細描摹——最讓記者吃驚的是一個文具套裝,外表跟普通文具盒并無兩樣。內(nèi)裝的鉛筆、水性筆是“原裝”的,問題出在格尺上。在這個20厘米長、4厘米寬的格尺上,居然鑲嵌了一個顯示屏幕,屏幕上可以清晰顯示數(shù)字和文字等信息。
沒有了“上線”,黑幕便很難揭開。日前,這起被教育部稱為“嚴重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性質(zhì)十分惡劣”的集體舞弊事件有了下文,被查出的違紀考生有33人,兩名教師因兜售作弊器材已被批捕。但遺憾的是,在這些名單中,我們看不到一名內(nèi)部人員。是沒有他們參與嗎?答案是否定的。一個例證是,中國青年報記者向吉林省教育廳、省招生辦和松原市公安局報告賣作弊設備的人,希望配合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抓獲。但當記者在市公安局上網(wǎng),與那名男子商談打款一事,該男子已不認賬,只說記者認錯了人。當著3位民警的面,記者撥打?qū)Ψ搅粝碌碾娫,而他早有準備,清晰地喊出了記者的姓名和“中國青年報”,說:“你找我什么事?”一名剛剛還在兜售作弊工具的販子,怎會突然知道了記者的姓名和單位?
此外,還有一幕頗堪玩味。據(jù)報道,高考前幾天,一些有門路的考生家長就從縣教育局拿到一張單子,上面列著孩子所在的考場28名考生的姓名、學校、模擬考試成績單等信息。某“買場”成功的家長向人炫耀道:“你要沒有人,都看不到這單子(指提前知道的考場考生姓名、監(jiān)考老師姓名等等)!北緸闄C密的名單何以被買走?
其實,只要讓劉艷華供出“上線”,按圖索驥,便可找出幕后主謀,但她偏偏守口如瓶。其緘默不語,究竟隱藏了什么樣真相?是害怕打擊報復還是她的確不知道“上線”是誰?從劉艷華的拒供我們可以想到另一幕奇怪的現(xiàn)象。此前,有報道稱,對考場上的舞弊行為,監(jiān)考老師稱“不敢太深管”,因為怕被報復,這報復當然不止是學生報復,還應該包括權(quán)力的報復。回到劉艷華身上,她高調(diào)地購買作弊器材,又高調(diào)叫賣,甚至敢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兜售,如此躊躇滿志、肆無忌憚,如果沒有權(quán)力在撐腰,會這樣高調(diào)嗎?
此前,新華社刊文稱,松原高考舞弊已不僅僅是考生的個體行為,而是表現(xiàn)出了群體化和產(chǎn)業(yè)化特征,形成了一個利益群體,與高考管理關系密切的個別教育工作者也已陷入其中。而央視《新聞周刊》也稱,松原舞弊事件的水很深,由官員、教師、家長、考生和不法商家共同參與。
總之,可以確信的是,不挖掘出“上線”,松原舞弊事件就不能真正大白于天下。只簡單地處理幾名老師和一些學生,松原舞弊的膿瘡就不能被連根挖去。(王石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