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海外華文報摘
聯(lián)合早報:30年來中國外交理念之演變

2008年12月16日 13: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11月5日,外交學院副院長鄭啟榮在北京為參加“2008年海外華裔青年杰出人士華夏行”活動的代表就中國的外交發(fā)展情況等話題進行演講。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130位代表與會!叭A夏行”活動是近年來國僑辦和中國海外交流協(xié)會為在海外各領域嶄露頭角的華裔青年杰出人士專門策劃的一項活動。 中新社發(fā) 杜洋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12月16日發(fā)表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俞邃撰寫的文章《30年來中國外交理念之演變》指出,如今中國的外交理念已形成一個體系,其基石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杠桿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旗幟是和平、發(fā)展、合作,遠景是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道路是和平發(fā)展,辦法是互利共贏。

  文章摘錄如下:

  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整整30年,與國內政策相適應,外交理念也在發(fā)展變化。本文以一位學者的眼光,管窺蠡測,略做盤點。

  30年來中國在外交領域非常之活躍,通過不斷提出新主張、新倡議,來達到優(yōu)化環(huán)境、擴大影響、樹立形象和趨利避害的目的。

  可以說,如今中國的外交理念已形成一個體系,其基石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杠桿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旗幟是和平、發(fā)展、合作,遠景是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道路是和平發(fā)展,辦法是互利共贏。

  中國外交理念變化的第一特征,是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與時俱進。

  中國率先于1953年釀成、隨后于1954年與印度和緬甸共同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些原則反映了二戰(zhàn)結束之后廣大新獨立國家維護主權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共同愿望。在過去30年里,中國領導人在傳承與弘揚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力圖開拓創(chuàng)新。

  其一,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皩群椭C發(fā)展,對外和平合作”,這是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政策化,其中包含睦鄰友好、互利合作的傳統(tǒng)主張。隨后的發(fā)展是:“睦鄰”派生出“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友好”派生出各種說法的“伙伴關系”如“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全面合作伙伴關系”;“互利”派生出“雙贏、共贏”;“合作”被提升到與時代主題“和平與發(fā)展”并列的高度。中國外交中還注入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化傳統(tǒng)因素如“和為貴”、“和而不同”、“以人為本”,這些反映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其二,從不同角度確立對象國在中國外交中的地位,叫作周邊國家關系是首要,大國關系是關鍵,發(fā)展中國家關系是基礎。中國奉行全方位外交,提出要積極營造和平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huán)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huán)境、互信協(xié)作的安全環(huán)境和客觀友善的輿論環(huán)境。將處理國家關系的原則完整化,包括國家利益原則、平等互利原則、不結盟原則、反對霸權主義原則、不以意識形態(tài)劃線原則、共同發(fā)展原則、面向未來原則、多樣性原則和聯(lián)合國核心作用原則。中國從原先重視發(fā)展雙邊關系,到后來越來越積極參與多邊活動。

  其三,堅持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和平發(fā)展的意思,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周邊環(huán)境與國際環(huán)境,在安全、穩(wěn)定的條件下加速社會經濟建設;是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目的,造福于中華民族,同時造福于全人類;是要采取和平的方式并通過和平的途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避免來自內外的沖突和對抗;是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亦即中國幾代領導人所倡導的“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中國之所以選擇和平發(fā)展的道路,是由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時代發(fā)展潮流幾方面因素決定的。

  其四,提出推動建設以“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為內涵和諧地區(qū)、和諧亞洲、和諧世界的主張。

  值得一提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對立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冷戰(zhàn)后也拋出了不少新提法、新花樣。例如:“有限主權論”、“人權高于主權論”——挑戰(zhàn)國家主權原則;“侵略有理論”——挑戰(zhàn)互不干涉內政原則;“先發(fā)制人論”——挑戰(zhàn)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原則;“單邊主義”、“單極世界論”——挑戰(zhàn)主權平等原則與聯(lián)合國地位;“文明沖突論”——挑戰(zhàn)世界多樣化論與和平共處亦即“和而不同”原則。這些“理論”雖曾風靡一時,但多半是要么夭折,要么用冠冕堂皇的外衣加以包裝。

  中國外交理念變化的第二特征,是在務實基礎上讓外界消除誤解。

  其一,關于和平發(fā)展與和平崛起的關系。和平發(fā)展是主觀既定方針,和平崛起則是客觀表現形態(tài),兩者本質相同。主觀上,使用和平發(fā)展的概念更為溫和、妥帖,但是承認客觀上的和平崛起,也是符合實際的。

  其二,關于中國對世界影響的評估。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隨著中國成為國際戰(zhàn)略體系的重要平衡力量,由順應時代潮流進入到逐漸引導時代潮流,因而“世界離不開中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對于中國影響力的評估,既不應過譽,也不必忌諱。

  其三,關于“中國威脅論”與“中國機遇論”的較量。如今“中國機遇論”在國際上越來越占上風,但“中國威脅論”仍有市場。針對后者,李光耀先生曾說過非常公允的話,他責問“印度過去五年取得每年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的快速經濟成長,為何不僅沒引起世界的憂慮,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反而熱衷到印度投資,以協(xié)助另一個重量級國家發(fā)展?為何以同樣速度和平崛起的中國,卻引來西方的憂慮?”中國有句名言:“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边@也可用來解釋“中國威脅論”的誘因之一。

  第四,關于建立和諧世界的理解。中共十七大報告以及國家領導人的講話,說的是推進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是和諧世界的內涵界定,如果將其隨意解釋夸大為“大同世界”,愿望再好,也只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編輯:劉雨生】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每日關注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鏈粡鎺堟潈紱佹杞澆銆佹憳緙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榪界┒娉曞緥璐d換銆?/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