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連日強降大雨,巴基斯坦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遭遇81年來最大洪災。截至8月2日,已造成1400多人死亡,上百萬人無家可歸。同時,中國在巴西北部修建的水電項目工程也遭到洪水襲擊。中方立即啟動救援措施,截至發(fā)稿時,中方人員全部獲救,另有3人下落不明。中巴雙方的搜救工作仍在進行。
災情:洪水泥石流肆虐
因近日連日降雨,巴基斯坦西北部多個省份遭遇洪水,估計約有30萬人被洪水圍困。位于印度河上游的開伯兒—普什圖省在巴基斯坦全國5省中受災最為嚴重。
據(jù)巴基斯坦氣象部門稱,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區(qū)的降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312毫米,西北邊境省斯瓦特河7月29日的水流量超過了每秒25萬立方英尺,創(chuàng)下了192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洪水導致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區(qū)的通訊系統(tǒng)和公路網(wǎng)絡癱瘓,共有40多座橋梁被洪水和泥石流摧毀。許多棚屋被淹沒,人們攀爬在被洪水圍困的房屋上,努力不讓自己被洪水沖走。相關部門已經(jīng)出動直升機,進行搜救和轉(zhuǎn)移。
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信息部長米安·伊夫蒂哈爾·侯賽因表示,未來可能還會發(fā)生洪水災情,災區(qū)目前嚴重缺少帳篷、小艇、食物等救災物資。
據(jù)一位中方在巴的工程人員介紹:“持續(xù)降雨超過往年,當?shù)鼐用穹孔颖缓樗疀_毀,有些居民被洪水沖走。由于缺少救援設施,救援工作很艱難。目前,災區(qū)食物短缺,基本生活不能保障!
目前巴基斯坦出動了海陸空三軍力量對災民實施救援。巴陸軍部隊已攜救生衣、摩托艇、大型救生筏等參與疏散受困災民,海軍和空軍也開始向受災地區(qū)派遣救援隊伍。
被困:驚魂奪命72小時
“15米長工作用的臺車,被一個接一個的水浪沖走,我們休息的地方瞬間淹沒!币晃槐焕У闹蟹焦と嘶貞浧鸷樗畞硪u時的場面仍心有余悸,“我們簡直就是死里逃生”。
自7月28日開始,中國公司在巴基斯坦承建的都伯瓦水電項目遭受洪水襲擊,中方工程人員被困。他們的安危從被困的那一刻起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據(jù)這位被困工友描述,他們工作的地方在印度河附近,28日下午,連續(xù)暴雨打破了印度河往日的平靜。大量河水夾雜著泥沙順流而下,正在午休的人們從睡夢中驚醒,光著腳跑了出來,設備也來不及搶救,全被來勢洶洶的洪水吞沒。
由于該項水利工程修建地點處于大山之間,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伴隨暴雨而來,工作人員按照上級要求迅速撤離,但撤離的路并不平坦。為了躲避洪水,他們只能往山上走,這是唯一的活路。上山道路濕滑,他們找來一張床,鋪在地上,蹬著床一個拽著一個艱難行走。就這樣,他們一行十幾人冒雨在黑夜中摸索到達安全地點,后來擠在一個巴基斯坦人的不足50平米的房間里輪流睡覺,而他們僅靠一瓶礦泉水在維持生命。
直到最后獲救,這些工作人員經(jīng)歷了生死轉(zhuǎn)折的72小時,在這段時間中,他們互相鼓勵,心中始終充滿生的希望,而正是鼓勵和希望讓他們獲救。
救援:徒步繞行赴災區(qū)
洪水將通往災區(qū)的橋梁沖毀,道路中斷,如何及時而安全地營救被困的中國工友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接到上級命令后,中國駐巴大使館迅速成立營救小組,在第一時間前往水電站工程災區(qū)參與救援。
7月30日,救援人員趕往現(xiàn)場,但在距都伯瓦水電站還有12公里處,道路被泥石流堵住,他們只能選擇徒步繞行前往災區(qū)。
巴基斯坦政府也加大對中方被困人員的救援,投入4架直升機轉(zhuǎn)移被困的中方人員。截至記者發(fā)稿時, 在中巴政府攜手合作下,所有中方人員都已經(jīng)抵達了安全的地方。另外有3人失蹤。
7月31日深夜,第一批被解救的92名中方人員被中國大使館妥善安置到一家伊斯蘭堡中國旅館中。為了讓這些特殊客人盡快從洪水陰影中脫離出來,旅館老板劉大姐特意準備了不同口味的飯菜。
“第一批客人來的時候全都精神恍惚,他們什么東西都沒了,也沒什么吃的,還有受傷的!眲⒋蠼阒两耠y忘第一批特殊客人到來的那一刻。
工作人員中有山東人、河南人、四川人,劉大姐特意為他們準備了家鄉(xiāng)口味的飯菜,“四川人就得準備點辣的,他們喜歡吃辣的,豆瓣醬什么的;山東人喜歡吃饅頭;河南人喜歡吃面食;喜歡口味重的,以北方菜為主!
記者8月3日從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獲悉,其余被困的中方人員也將陸續(xù)轉(zhuǎn)移到伊斯蘭堡,并將根據(jù)情況安排他們回國與家人團聚,同時,3名下落不明的中方人員的搜救工作將會繼續(xù)。
避風港不只是災難降臨時才有
眼下,中國國內(nèi)的抗洪救災正處緊張關頭,巴基斯坦的洪水也許并沒有太多人顧及。然而,當中方人員被困的消息一經(jīng)傳出,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這個鄰邦。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駐巴大使館及時與被困人員溝通,制定周密的營救方案,最終所有人員得到妥善安置,并在國外吃上了地道的家鄉(xiāng)菜。
此次救援工作,中國駐外大使館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而面對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這種及時準確的營救模式或許還需要延續(xù)下去。
隨著中國人海外投資的增多,幾乎世界每個角落都活躍著中方工作人員的身影,且他們的影響不容小覷。然而,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當遇到某些重大事件時,僅憑他們個體或者小團體的力量是無法面對的,比如此次的巴基斯坦洪災和兩個月前的吉爾吉斯斯坦政變都是例證。
其實,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因素,在以后的日子里都還會發(fā)生,中方工作人員安全機制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這種安全機制是中國駐外使領館與中方人員保持密切聯(lián)系所必須的,因為這是中方人員在海外的避風港。
有效發(fā)揮避風港的作用,不是災難來臨時才作出反應,應是針對華人安全問題應有的常態(tài)。(彭卡 劉浩)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海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