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五日上午九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 中新社發(fā) 任海霞 攝
|
中新網(wǎng)3月7日電 “年年兩會今不同,改革強音震海外!边B日來,在日華僑華人通過電視、報紙、網(wǎng)絡等多種傳媒途徑了解中國“兩會”推進改革的訊息,“大部制改革”、“民生工程”、“民意時代”等熱點詞語也被頻頻念及。據(jù)《日本新華僑報》對200名華僑華人的電話調查顯示,87%的被調查者稱祖國啟動新一輪政治體制改革順乎民意合乎時宜,將為構筑和諧社會“開辟光明的前景,值得期待”。
今年中國“兩會”全球關注。會前,作為執(zhí)政黨的中共十七屆二中全會敲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大計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被海內外媒體普遍看作是沉寂多時的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邁出重要的一步。身居日本的華僑華人“以關切的目光注視兩會,以欣慰的心情看待改革”。在回答關于“對中國政府機構改革有何期待?”問題時,86%的被調查者希望“提高效率,服務民眾”、75%的人盼望“保障民生、富國強民”、68%的人主張“嚴格吏治,親民愛民”。85%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按照建設服務性政府的思路運作,中國的政治改革也將如同經(jīng)濟改革一樣取得成功!
在東京一家電視臺工作的張先生說,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日本媒體也非常關注。現(xiàn)在,兩會發(fā)起的新一輪政改是對改革開放的最好紀念,人大政協(xié)這次會議的審議“政府大部制改革”方案,不僅會改變了日本對中國“重經(jīng)改,輕政改”的印象,也有利于樹立中國人大、政協(xié)的權威和國家的新形象。
1988年來到日本的李先生說:“我們這一撥人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即使身居海外也常常期待著祖國改革不斷有新的動力產(chǎn)生,有新的消息傳來。中國經(jīng)濟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政治改革相對滯后,導致一些牽制、阻障和內耗,從行政改革入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是一條現(xiàn)實可行的路徑,我們比較看好!
在回答“如何看待此次大部制改革的難度和前景?”這個問題時,83%的被調查者比較客觀,認為“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分析新一輪改革”,并傾向“此次按照先進的現(xiàn)代社會觀念進行改革,成功的機率比較大”。
曾在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研究科攻讀過博士學位的趙先生說,“從報道看,此次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三個出發(fā)點,一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二是注重轉變政府職能,三是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這既與國際先進行政理念契合,也具有中國特色。”
一些被調查者還認為,中國的政改將是漸進式的,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比照發(fā)達國家的思路和模式。他們指出,日本內閣目前設1府12省廳,一般發(fā)達國家的政府機構也相對比較少,但并非越少越好。發(fā)達國家的政府機構設置有他們的合理和可取之處,但不能完全作為衡量中國大陸行政體制改革的標尺,各國有自己的國情和政治制度。
在調查中,74%的被調查者寄語中國“大部制”及新一輪政改“利用當前經(jīng)濟大發(fā)展的有利時機,果敢堅決,扎實推進,真正朝著建立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的目標扎實推進”。22%的人希望不要“半途停頓”,也不要“穿新鞋走老路”。
曾在上海市政府機關供職的張先生說,過去政府機構改革總是阻力重重,形成“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大部制”改革要敢于觸動利益集團和權貴階層的核心利益,解決“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利益集團化”的問題,使政府職能真正轉變到宏觀規(guī)劃、政策制定、監(jiān)督管理和國家戰(zhàn)略制定等“大職能、寬領域”的政府事務綜合管理上來。希望“大部制”改革能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提供一個范本。大部制改革值得期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