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21日電 在新加坡,一些家長和學生認為華語難學,也有年輕一代提不起學習華語的興趣,甚至視學習華語為畏途。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19日刊文強調,應當擯除“華語難學論”,調整學子們的學習心態(tài),不斷深化探討華語教學理論,改進教學方法,掃清華語教學的“攔路虎”。
文章摘錄如下:
究竟華語是否真正難學,還是人為所造成的,其中關系到看待華語的心態(tài)和認識問題,而漢語教學理論和方法還需探討和改進。
新加坡的一些家長和學生認為華語難學,年輕一代提不起學習華語的興趣,視學習華語為畏途。華語是否難學關系到島國雙語教育的成效,如不擯除華語難學論,掃除學子們心理障礙,它始終將成為華語母語教學的瓶頸和攔路虎。
現(xiàn)時漢字信息化成功,漢字必將邁向國際化。隨著漢語熱的興起,F(xiàn)時有數(shù)千萬外國人在學習漢語,在中國以外85個國家的2100余所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究竟華語是否真正難學,還是人為所造成的,其中關系到看待華語的心態(tài)和認識問題,而漢語教學理論和方法還需探討和改進。
調整學習心態(tài)
對于學習第二語言華語,除強調學華語的經濟實用性價值外,調整心態(tài),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認識華文的魅力,加強信心和提升興趣,仍是學好華語的重要因素。
筆者孫子自幼在美國長大,他就讀的小學位于北加州一小城鎮(zhèn)。課余師生在校園內辦起華語補習班,有義務的華文老師認真授課,家長還可陪讀,同堂學中文。美國孩子們通過唱兒歌、誦三字經和口語會話,結合拼玩識字和漢語拼音,教學生動活潑而多樣化。
在鄰國印尼華裔和非華裔學習華語的熱誠和執(zhí)著,令人驚嘆。歷經30多年華文封殺,華文解禁后,各地如雨后春筍般興辦了華文補習班和三語學校。一位文友顧長?炭喙プx中國華僑大學華文系學士學位課程,在花甲之年終于戴上方帽。他說:“我們這一群花甲之年的學生,我們終于畢業(yè)。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法國教育部漢語總督學、法國國家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白樂桑在法國推廣漢語教學長達30多年,他談起對外漢語教學時說:“有興趣有環(huán)境,漢語并不難學。”
新加坡以英語為主導的大環(huán)境,對華語學習雖然有不利的影響,但學習華語的環(huán)境比歐美、印尼等地相對優(yōu)越,如果一概而論說華語難學,值得認真反思。
探討華語教學理論
英歐語系是以字母組合的拼音文字,而漢字是表意文字和圖形文字。華語所獨有的聲韻調,還有漢字數(shù)量多,字形復雜,易于認為漢字難讀、難認、難寫和難學。
其實漢字沉淀了中華民族的千年智慧和文化,尤其在語言的音、形、義三要素的關系中,漢字比拼音文字的純音-形關聯(lián)更為緊密。如能從形、音、義三要素密切結合來解讀和辨識漢字,采用正確教學方法,充分運用揭示漢字內在的規(guī)律性,漢字和華語就會變成比較容易學習。
近年來,中國學界針對漢語教學中的偏向西方語言系的“詞本位”教學,提出應強調“字本位”教學理論問題,并展開了深入探討。北京語言大學設立國際漢語教學研究基地,以深入探討創(chuàng)新漢語教學方法,攻克“漢語難學”問題。
敬業(yè)的新加坡華文教師們貫徹少教多學方針,用各種方式提升教學功效。日前報道,“培青學校華文教師自編韻語課本,讓學生以兩年時間學會其他學生六年才學會的2000字識字量。韻語教學的原理是通過句式整齊押韻,短小精煉的韻文,利用小一、小二生的記憶黃金時代,采用快速記憶的方法來識字! 韻語教學是否值得推廣,需要多方探討。
在中國和一些地區(qū),運用漢字“拼玩識字”教學,學生在動手拼玩中提高學習興趣,以一字識一串漢字,快速提高華文識字量。也有“以文帶語”,運用“拼、識、讀、用”便捷的教學法,也取得一定成效。
新加坡的華文教育界仍有一些爭議點,如華語第二語文的因材施教和考核問題;如何提升講英語家庭孩子們學習華語的信心和興趣;是否需要誦讀《弟子規(guī)》等經典,課堂上如何融入經典等議題。也有人認為,如過分強調漢語拼音,使學生忽略漢字形和字義,離開拼音拐杖就不能念讀華文等。有關話題需要大家集思廣益,深入探討。
新加坡第二語文華語的教學理論的探討需不斷深化,教學方法需不斷改進。希望多組織教學第一線上的華語教育工作者與中國和各地學者、教師廣泛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使島國的華語教學能不斷創(chuàng)新和取得更大進展。(楊松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