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是令諸多MSN中國用戶抓狂的一天。好不容易登錄上去,沒幾分鐘就掉線了,再登錄,電腦干脆提示無法連接,那些平時完全靠MSN和外界打交道的人傻了眼。在北京,一些美國公司干脆讓員工提前回家,因為和總部的郵件往來暫時中斷了。
當天下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lián)通發(fā)布消息說,MSN用不了,一些服務器在美國的網(wǎng)站登錄不了,因為通往北美國家的海底光纜被地震破壞了,他們正在積極維修。8月18日下午,MSN的用戶們終于松了一口氣,MSN可以正常登錄了。
“是海底光纜修好了嗎,究竟怎么修的?”一些論壇里,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著海底光纜的事。龔瑾玲也很關心MSN,和新中國差不多同齡的她是MSN的忠實用戶,幾年前女兒在國外留學,她全靠MSN“監(jiān)控”女兒。
電信公司正在全力搶修海底光纜的事,龔瑾玲比別人更多一份牽掛,也勾起了龔瑾玲30多年前的回憶。
上個世紀70年代,在農(nóng)村插隊的龔瑾玲返京,被分配到北京市電信局。這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因為當時能用得上電話的人寥寥無幾。即便到了80年代,私人裝一部電話,不僅要幾千元的初裝費,申請人還要擁有一定的行政級別。全部條件都具備了,還得找領導批條子。像龔瑾玲這樣以電話為職業(yè)的人在普通老百姓看來充滿了神秘感。
剛到電信局工作的時候,龔瑾玲甚至還在野外架過電話線桿子,排查過線路故障。她記得那個時候,排除電話故障是電信局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艱苦的工作。有了問題,必須一段段查,但對技能沒有太多要求,初中畢業(yè)就能干。幾十年后,電信公司仍然為線路故障煩惱,現(xiàn)在難度更大了,又是海底,又是光纜的,但技術人員似乎不用真正潛到海底去修。
在今天,一次故障的影響面也比原來大多了。二三十年前靠電話傳遞信息的人不多,而今天,中國的電話用戶已經(jīng)達到9.8億戶,還有2.98億個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光纜稍微出點故障,帶來的就是數(shù)億人工作、生活的不便。在龔瑾玲看來,這是一個離開了電話和網(wǎng)絡就寸步難行的時代。
龔瑾玲至今還記得她打的第一個國際長途是在1989年。當時一位親戚在美國生孩子,家人都想知道母子是否平安,就讓龔瑾玲到北京西單的電報大樓打個國際長途問問情況。電話通了,說了兩句,問清情況,龔瑾玲就趕緊掛了,實在是太貴,而且后面還有不少人排著長隊等著打電話。
而現(xiàn)在,靠頻繁的視頻通話,龔瑾玲和國外的女兒似乎沒有天各一方的感覺,甚至連女兒晚上打工幾點回家都盡在掌握之中。一個月下來,費用也就是每月百十來元的上網(wǎng)費;叵肫鹪诤邶埥斨嗟哪菐啄辏忚嵴f,自己和家里只能靠書信聯(lián)系,一旦下雪封路,看上家書就得是第二年的事了。那時的她和女兒出國時的年紀差不多。
通信行業(yè)幾十年的變化讓龔瑾玲感觸最深的是,由于通信行業(yè)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呈井噴式發(fā)展,這個行業(yè)的職業(yè)規(guī)范和認證迫在眉睫。于是,近幾年龔瑾玲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通信行業(yè)的職業(yè)職能研究。她目前的身份是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職業(yè)職能鑒定中心主任。
龔瑾玲說,技術革新后,老百姓感受到的可能是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但對通信行業(yè)來說,卻是很多工種的消失,或是很多工種的興起,又或是很多工種的改變。
話務員曾經(jīng)是電話行業(yè)的關鍵角色。最早的電話都得靠話務員接通,對這頭說,“你等著,我給你接通”;對那頭說,“有電話來”。此時最考驗話務員基本功的就是背電話號碼。
龔瑾玲說,在前幾十年,如果通信行業(yè)要搞技能大賽,就是比背功,看誰的電話號碼背得多。但電腦出現(xiàn)后,話務員比拼的內容發(fā)生了變化,看誰打字的速度快,看誰上網(wǎng)查信息快。再后來,話務員的概念已經(jīng)被呼叫中心所代替。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員不能只是簡單地查查電話號碼,還要對公司的業(yè)務爛熟于心,比拼的是智慧應答。她記得最近幾年,國資委曾舉辦過一次呼叫中心的技能比賽,內容是聽英文打中文。
龔瑾玲說,電話維修的工種已經(jīng)從通信行業(yè)消失了。過去,一部電話就是家里重要的財產(chǎn)。出了毛病一定要修,電話局里就有專門前來維修的師傅。漸漸地,修的人越來越少,后來干脆連修電話的師傅也轉崗了。當然,也有一些新設立的工種,比如,電信改革后,不再是過去的電話局一家獨大,出現(xiàn)了幾家公司共營競爭的局面,這樣就出現(xiàn)了一大批活躍在各個公司的營銷人員。 本報記者 劉世昕 實習生 董博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