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經濟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 中國抓住四大改革的契機

2003年09月17日 10:44

  中新網(wǎng)9月17日電 美國財政部長斯諾上周對中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訪問。斯諾北京之行之所以受到全球高度關注,是因為他此行的重要目的,是要與中國金融界高層探討備受世人矚目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tǒng)布什在最近的公開講話中,頻頻暗示要對人民幣匯率問題施壓。美政界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關注有所升溫是大選前的政治需要。但可以預計,人民幣匯率問題引發(fā)的涉及中國貿易維權和金融安全的“攻防戰(zhàn)”將不斷上演。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發(fā)表文章稱,一些專家學者認為,近期為應對人民幣匯率壓力形成了一種改革開放升級的趨勢和氛圍,中國應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打贏金融貿易攻防戰(zhàn);同時,為將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不論是官方還是學界都認為,從宏觀經濟角度出發(fā),中國政府不可能重新確定人民幣匯率,不可能在未來1至2年內允許人民幣大幅升值。但另一方面,中國也強烈感受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加快匯率市場化改革的緊迫性。同時,還應清醒地看到,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目前,圍繞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問題,形成了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升級”的有利形勢。

  專家認為,中國應從戰(zhàn)略上把握這一契機,統(tǒng)籌規(guī)劃,力求解決一些開放和發(fā)展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文章指出,人民幣匯率壓力問題涉及多邊貿易平衡。中國外貿多年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增長較快。為了適當平衡匯率壓力,一段時期內,可以增加關鍵設備與技術的進口,促進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產業(yè)升級,推動沿海產業(yè)往內地轉移,延緩中國投資成本增高的趨勢和進程,從而延長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大發(fā)展的黃金周期。

  文章還稱,中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并不是靠匯率,而是靠中國的比較成本優(yōu)勢,即低廉的土地、勞力和廣闊的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壓力下,中國可以對在一定歷史階段形成的低廉勞動力和資產進行重新估值和適當調整。當務之急,要把解決匯率問題與中國推進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結合起來,與推動中西部發(fā)展結合起來,統(tǒng)籌兼顧,良性互動。

  文章還指出,當前,中國外貿出口的一大問題是,出口退稅拖欠款數(shù)額不斷增多,這不僅給政府帶來了包袱,也影響了企業(yè)外貿出口的積極性。把解決匯率問題與出口退稅問題結合起來,盡快調整出口退稅政策,適當降低出口退稅率,并加快外貿經營思想和方式的轉變,創(chuàng)新外貿管理體制,是解決匯率問題蘊藏的又一大契機。

  截至2002年底,全國累計出口退稅拖欠款已達2500億元,而到今年年底,預計這一數(shù)字將達到3000多億元。出口退稅改革已刻不容緩,而這一改革完全可以成為緩釋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的有效對策。

  文章還寫到,專家認為,中國加入世貿必然要應對多邊或雙邊貿易保護的“攻防戰(zhàn)”,這本身就是世貿的游戲規(guī)則,是十分正常的。為此,中國必須加強相應的理論研究,盡快熟練掌握和運用有關的國際政治、經濟、法律理論,加快培養(yǎng)高層次的學者專家,力求在國外主流學派有自己的聲音,占領國際輿論的制高點。

  很多業(yè)內人士反映,中國今后應當組織國內經濟金融專家,就人民幣匯率等帶有全局性的問題,巧妙借用各種國際舞臺,不斷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充足的理論和事實闡明中國經濟政策的必要性。(楊春南 梁鋼華)

 
編輯:聞育旻
相關專題:捍衛(wèi)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
  打印稿件
中新網(wǎng)分類新聞查詢>>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