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電題:政協章程擬作哪些修改?
中新社記者 張素平 董會峰
審議并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草案,是此次政協大會的一個重要議程。外界關心,政協章程準備作哪些修改呢?
據參與起草的全國政協辦公廳研究室主任卞晉平介紹,這次修改,主要是對那些被實踐證明是成熟的,需要通過政協章程加以規(guī)范、非改不可的內容進行修改。草案修改了二十多處,其中較重要的有八條。
第一,增加有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在中共章程、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的建議中,都增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修改章程前,作為政協重要參加單位,各民主黨派中央也把“三個代表”寫入了其章程。人民政協作為中國政治體制中的一個重要機構,也必須在“三個代表”指引下開展工作。這是對人民政協組織的總體而言的。因此在章程總綱中,增加了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這樣的表述。同時,對于委員在自愿基礎上的學習內容中,也增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體現了中共十六大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比如,增加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個文明)的協調發(fā)展;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的內容;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面,作為新世紀三大任務之一,寫入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容;反映近幾年來的中共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知識分子政策逐步完善、建設的內容,也統(tǒng)一寫入章程;
第三,增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的內容。這個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長期革命建設中共同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的。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中共中央就制定了《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第一次明確提出這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新型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在十六大及以前若干次黨代表大會中,對基本政治制度都有重要論述。此次明確寫入政協章程,意義重大。而且明確增加這樣的內容,即人民政協要促進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各黨派之間的團結合作,充分體現和發(fā)揮中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yōu)勢。這都是很重要的修改。
第四,增加了關于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的內容,一共有兩處。十六大報告中提出,在社會變革中新出現的六個方面社會階層都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論斷,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發(fā)展的成果,也是新時期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擴大和發(fā)展。在總綱中加入了此方面的表述;在論及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擴大范圍時也提到,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也是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的重要方面。
第五,進一步規(guī)范了對人民政協性質的表述,F行章程中三句話都有,但分別在兩處表述,沒有擺在一起。這次集中在一起。對全面把握和理解政協性質意義重大。
第六,增加了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工作主題的內容。有人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修改內容之一。兩大主題的提法最早由江澤民提出,后經過中共代表大會和若干文件充分肯定。這是新時期中共中央關于人民政協理論的一個重大發(fā)展。
第七,規(guī)范了對人民政協主要職能的表述。明確三項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jiān)督、參政議政”,表述上更加一致。過去對參政議政是什么,內容和形式沒有表述,此次也專門用一段文字把其內容和形式規(guī)定下來。
第八,進一步明確委員的條件,對委員的要求、產生的程序進行了適當的充實和完善。專門用一條,對政協委員的條件和要求作出了規(guī)定。另外,在政協委員產生過程中的程序也盡可能地進行了完善,并規(guī)定了政協設若干界別,突出政協界別組成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