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11日 星期四
站內檢索
頻 道: 首 頁 | 新 聞 | 國 際 | 財 經 | 體 育 | 文 娛 | 臺 灣 | 華 人 | 科 教 | 圖 片 | 時 尚
  中新百貨 | 短 信 | 專 稿 | 出 版 | 供 稿 | 產 經 資 訊 | 廣 告 服 務 | 視 頻 | 心路網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華人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渥太華隨筆:旅加華人工程師到了最艱難的時刻

2004年03月11日 09:17

  中新社渥太華三月九日電 (李思)“是回去?還是再等等?”這是董大維在心里問過無數遍的問題。仍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妻子希望他再等,不想一家人分開。

  可董大維實在有些沉不住氣。失業(yè)快三年了,他發(fā)向四面八方的簡歷,石沉大海。那時,他像不少旅加失業(yè)華人工程師一樣,盤算著經濟低谷總有到頭的時侯,相信自己能守到云開日出時。何況不管怎么說,妻子還有份工作。而且,從去年十月開始,北美股市一直表現出色,科技股也呈現回升勢頭。這個過程雖然緩慢,但讓人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又發(fā)了一批簡歷,先后還有了兩次面試,但一兩個月過去,不見分曉。他知道,像他這樣的候選人遍地都是。盤繞在心頭那個是否回中國的問題又冒了出來。

  “是回去?還是再等等?”這個問題不僅困擾旅加失業(yè)華人工程師,同樣也困擾加拿大即將畢業(yè)的中國留學生。

  高科技華人工程師的失業(yè)遭遇,令留學生不能不面對一個事實——北美是個十分看重工作經驗的地方,有經驗的工程師找工作都像大海撈針,何況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我們究竟在加拿大干什么?”這個問題,目前正在加拿大一個華人網站上討論著,吸引了不少留學生和新移民跟貼。其中一個已在渥太華大學畢業(yè)的碩士生說,他畢業(yè)前半年就開始找工作,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找到工作的機率幾乎是零。于是,他打起背包回北京。一個月后,他在“朗訊北京”開始上班,月薪八千元。他說:“我喜歡加拿大規(guī)范的社會運行方式,但卻厭倦了那種生活的艱難。不是我們不夠努力,只因為我們是異鄉(xiāng)人!

  董大維說:沒失過業(yè)的人很難體會失業(yè)者的心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何況他不止“再而三”。他不想嘗試失敗。雖然他十六歲就上了中國科技大學,又在日本拿了博士學位,還有北美的工作經驗。但現實是,失業(yè)的每一天,都是對內心深處那份自信的摧殘。然而,年幼的兩個孩子、一家人分離等具體問題又擺在眼前。他說,他就像一直在下一盤棋,如今到了“舉棋難定”的時刻。

  前兩年,旅加華人工程師還盼著熬過經濟低潮,可如今北美經濟形勢漸露曙光,許多人反倒如坐針氈,越來越覺得“熬”的日子沒有盡頭了。不利消息紛至沓來,諸如加拿大最大的電訊公司“北電網絡”已與北京市政府簽訂諒解備忘錄,將在朝陽區(qū)建立五萬五千平方米的廠區(qū),并將研發(fā)人力倍增到八百人。北電首席行政官鄧恩在北京發(fā)表聲明說,中國是北電的市場,希望在中國發(fā)展的科技可以應用于全球市場。

  事實上,北美還有不少大公司的業(yè)務都在陸續(xù)往中國、印度等國家轉移。同時,一些旅加華人工程師懷疑,即使北美經濟形勢好轉了,高科技行業(yè)還會一展昔日雄風嗎?在高科技行業(yè)的投資還會不會增加?有多大的市場才能再一次容下眾多失業(yè)的高科技工程師?這些都是未知數。

 
編輯:趙莉

相關報道:新移民期望重操舊業(yè) 加拿大工程師同行現身說法 (2004-03-08 10:58:31)


 
  打印稿件
 
:::新聞自寫短信:::
對方手機: 最多五個(半角逗號號分隔 0.2元一條)

新聞長信,五千字容量
檢驗碼:
手機號:
密 碼 :
獲取密碼    
 
 
 

關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誠聘英才】-【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