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4月18日 星期日
站內(nèi)檢索
頻 道: 首 頁 | 新 聞 | 國 際 | 財 經(jīng) | 體 育 | 文 娛 | 臺 灣 | 華 人 | 科 教 | 圖 片 | 時 尚
精品商城|短 信 | 圖片庫 |專 稿 | 出 版 | 供 稿 | 產(chǎn)經(jīng)資訊 | 廣告服務(wù) | 視 頻 | 心路網(wǎng)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鄭和后裔準備在下西洋六百年之際重新修畢家譜

2004年04月18日 10:24

  中新社南京四月十七日電(記者 王國安)鑒于鄭和的南京家譜已經(jīng)遺失了近半個世紀,南京的鄭氏子孫近年來一直在搜集有關(guān)資料重修族譜,并準備在二00五年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之際作為一份大禮獻出。

  據(jù)考證,鄭和本姓馬,叫馬和,俗稱馬三寶。其遠祖為元代賽典赤,追隨成吉思汗立下汗馬功勞封為咸陽王。一四0四年,明成祖因為馬和在河南鄭家壩戰(zhàn)斗中的戰(zhàn)功,賜馬和“鄭”姓,從此馬和改名鄭和,并自次年起率領(lǐng)船隊下西洋。目前,鄭氏后人散居于云南、南京、蘇州、西安、北京、泉州各地,總數(shù)約八百多人,而以南京和云南為多。

  鄭和十九世孫、江蘇鄭和研究會理事鄭自海先生介紹說,鄭氏族譜自元代以后一直延續(xù)下來,直到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由于時局混亂,族人四散才停止續(xù)譜。本來,族譜分別存放于族中各戶人家,但是在“破四舊”活動中全部焚毀。其中一份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被北京民俗博物館通過江蘇民俗委員會作為文物借往北京,但是后來不幸也杳無音訊,鄭氏南京族譜就此絕跡。云南的鄭氏族譜也在流傳過程中湮滅了。鄭自海等人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jīng)前往北京,尋訪當(dāng)年北京民俗博物館借去的南京族譜,可惜遍尋無著,僅找到了后人手抄的族譜《首序》,一千一百多字,記載了鄭氏祖先的源流和鄭和業(yè)績。

  多年來,鄭自海先生遍訪國內(nèi)的鄭和遺跡和史料,搜尋到了不少難得的第一手資料。目前,重修鄭氏族譜所需的相關(guān)資料已基本上搜羅完備,準備工作即將完成。

  據(jù)介紹,重修的鄭氏族譜的格式將有序、跋以及南京、蘇州、云南昆陽、沙甸、泰國的世系表,并著重介紹遠祖賽典赤、鄭和的父親馬哈只和鄭和等。

 
編輯:余瑞冬

相關(guān)報道:新加坡明年主辦系列活動 紀念鄭和初航600周年 (2004-04-17 20:22:33)
          兩岸四地學(xué)者在香港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 (2004-04-16 08:27:38)
          馬來學(xué)者:考古最新發(fā)現(xiàn) 是鄭和最早發(fā)現(xiàn)了南極 (2004-02-05 15:58:03)
          探尋鄭和下西洋:水果之王榴蓮是鄭和命名嗎? (2004-02-01 08:25:59)
          探尋鄭和:“唐人街”是鄭和七下西洋形成的嗎? (2004-01-30 07:37:49)
          探尋鄭和:航海家鄭和是中國第一個吃燕窩的人? (2004-01-28 09:42:46)
          探尋鄭和:馬六甲三寶山是如何被保護下來的? (2004-01-27 09:46:48)
          坐鎮(zhèn)三寶山 馬六甲鄭和石像將有永久立身之地 (2004-01-26 10:43:38)
          探尋南京鄭和后人:三寶太監(jiān)鄭和何以有后裔? (2004-01-25 09:47:54)


 
  打印稿件
 
:::新聞自寫短信:::
對方手機: 最多五個(半角逗號號分隔 0.2元一條)

新聞長信,五千字容量
檢驗碼:
手機號:
密 碼 :
獲取密碼    
 
 
 

關(guān)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wù)】-廣告服務(wù)-【誠聘英才】-【留言反饋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