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本刊記者/羅雪揮
自由戀愛的方式,更像是“專賣店”;但是如果專賣店一直缺乏客戶,人們考慮到時間成本,就可能轉入類似“百貨公司”式的婚姻介紹所;而“8分鐘約會”,好比是進入了“快餐店”,意味著“相親”這樣的事已由精雕細刻的手工制作進入了大工業(yè)化式的流水線
趙曉 北京大學中國經(jīng)濟研究中心博士后,曾發(fā)表《單身女子的經(jīng)濟學分析》
新聞周刊:如果我們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解釋“8分鐘約會”這種新興的現(xiàn)代相親,該怎么理解呢?
趙曉:對于年輕女性,包括年輕男性,青春就是一種資源,這種資源是壟斷稀缺性的,他們因此對于自我品牌的評估很高,所以一般只愿意開一個“專賣店”,也就是一般傾向于單獨的交往、個性化的交往,而不喜歡扎大堆的“百貨公司”的談對象法。
開專賣店需要有成本,這個成本對于他們來說是上天所賜予——年輕的時候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等待。但是如果專賣店一直缺乏客戶,手中的資本也花得差不多了,考慮到時間成本,他們就可能轉入其他方式,比如類似于“百貨公司”式的婚姻介紹所。
參加“8分鐘約會”,在我看來實在是好比進入了“快餐店”,意味著“相親”這樣的事已由精雕細刻的手工制作進入了大工業(yè)化式的流水線。
新聞周刊:轉移的過程里是否就會有一些成本損失?
趙曉:對,但是因為青春資本已經(jīng)不多了,需要盡快獲得回報,必須尋求這種更快捷的進入方式,以達成婚姻市場的均衡點。
新聞周刊:為什么通過這種“8分鐘約會”相親的方式成功率不算高,我指的是最終成婚?
趙曉:這可能與游戲規(guī)則有關。
比如,如果有足夠多的人參加的話,可按照雙方特點及要求分類,如把男女分成“海洋類”,“大地類”,“天空類”,讓能夠合拍的類型去海闊天空地配對,可能效果要好得多。
新聞周刊:那么我們該如何把它與古代傳統(tǒng)的相親模式比較?現(xiàn)代新相親方式是進步還是落后?
趙曉:古代相親模式正是一種專賣店的方式,不過不對外公開而已,有點像私家會所。事實上要從品牌打造的角度來說,古代的年輕女性價值可能更高。而現(xiàn)在,雖然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自由,但未必能夠得到成功的選擇。所以,我認為相親很難用進步還是落后來評判,只能夠說是演化吧。
演化是沒有價值判斷的。你不能夠證明現(xiàn)在的婚姻是否比我們古代更幸福,只是表明社會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人們從過去的一種均衡演變到現(xiàn)在的一種均衡。現(xiàn)代人可以自己自由選擇,可能比傳統(tǒng)效率更高了,但是如果考慮戀愛和婚姻的總和成功率,也并不見得大。
新聞周刊:為什么現(xiàn)代人愿意為相親付費?
趙曉:一些人主要是因為專賣店開不下去了,不得不換另外一種方式試試,另有一些人則是因為時間緊,所以主動選擇這種高效率的相親方式。對于這部分人來說,金錢不是問題,比如單身女性,有積蓄,也有成就,問題是時間。這種形式只適合有錢沒閑以及不得不從專賣店撤出的人。
新聞周刊:你的意思是,相親結婚這種個人的情感需求會變成一種商機?
趙曉:我的觀察表明,婚姻從來不是個人情感的需求,而且好的婚姻并不見得與情感成正相關;橐隹隙ò楦械男枨,但是也有很多實際的考慮。
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大家已越來越不注重感情,有人說愛情好找,婚姻難求,也有人說兩性的生活好找,但是愛情難求。結果愛情和婚姻都變成了奢侈的稀缺產(chǎn)品。愛情、性與婚姻在中國已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