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八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葛明義八日透露,該院和德國最大的研究機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簡稱馬普學會)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入和拓展,雙方籌劃在上海合作成立一個跨學科的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今年是中科院和馬普學會開展合作三十周年,后者組織的一個高規(guī)格代表團將于本月下旬訪華并與中方共同舉行系列慶;顒印V锌圃喊巳障挛鐬榇伺e行媒體吹風會,葛明義在介紹相關情況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說,中科院與馬普學會三十年的合作大致經歷了建聯(lián)合實驗室、引進“青年科學家小組”模式、成立中科院與馬普學會伙伴小組、共建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中心、SARS病毒檢測與防治研究等五個階段。雙方合作領域廣泛,涉及天體物理、空間科學、核物理、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進化生物學、地球科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等,合作規(guī)模由最初的若干人到德國進修,發(fā)展為每年有兩百人左右赴德進行合作研究,并有若干德國科學家來華開展研究。
葛稱,三十年來,中科院與馬普學會組建了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六個青年科學家小組和九個伙伴小組,已從最初的中方受益較多逐漸演變成雙贏的合作態(tài)勢,雙方的合作也成為當今世界不同國家之間最成功的科技合作之一,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典范,并對中德兩國的科技、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均產生一定影響。
除籌劃合作成立計算生物學研究所外,中科院和德國馬普學會還商定拓展更多合作領域。葛透露,新的合作領域包括青藏高原、行為學、基本粒子、仿生學等。
馬普學會為德國政府資助的全國性研究機構,主要從事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一九五四年以來,德國有三十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一半來自馬普學會。一九七四年,該學會主席呂斯特應邀對尚處于“文革”中的中國進行訪問,并與中科院達成口頭合作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