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本刊記者/丁塵馨 應妮
“《狼圖騰》是一本曠世奇書!辟Y深圖書出版人金麗紅這樣評價這本正在國內(nèi)暢銷的小說,“它的文字仿佛是噴出來的。每一句話都像是上緊了發(fā)條,讓人喘不過氣,因而讓讀者忽略了文字以及結(jié)構上的粗糙!
據(jù)金麗紅統(tǒng)計,這本半自傳性質(zhì)的小說,“面世短短5天,迅速攀升至各大書店排行榜首位”、“半月銷完5萬首印數(shù),一個半月增至15萬冊。而數(shù)字仍在上升中!
人們對該書的關注緣自它的幾大“奇”處:
第一,發(fā)自作者肺腑的傳奇內(nèi)容——它描述了北京知青陳陣到內(nèi)蒙插隊11年間與狼結(jié)下的不解之緣。通過30余年的研究與思索,姜戎提出疑問,“是否在中國還存在著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
第二,作者之神秘!敖帧笔枪P名,自書推出之日起,他就宣布“絕不接受記者采訪、絕不參加發(fā)行中的宣傳活動”、甚至連作品討論會他都缺席。
新奇之三,漫長的創(chuàng)作歷程。1971年姜戎起腹稿于內(nèi)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至2004年4月《狼圖騰》才出版,由于不會使用電腦,他用手寫幾易其稿,從醞釀-搜集資料-寫作-出版,歷時33年,方完成這本54萬字的長篇。
6月16日,中國《新聞周刊》書面采訪到了這位神秘的作者。
據(jù)了解,58歲的姜戎,方臉、高鼻梁,大手、大骨架,顯得比一般知識分子健壯,戴眼鏡,一雙不大的眼睛平時沒有什么光彩,但一說到關于狼的話題,那雙眼睛就熠熠閃光。
“他是一名古板而真誠的老頭!薄独菆D騰》的策劃人安波舜說。姜戎平時很少參加社交活動,更多的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在書房中感受生活。對現(xiàn)代的新潮事物可說是一竅不通,甚至不會上網(wǎng)和收發(fā)電子郵件。
作為一名研究政治經(jīng)濟的學者,除了關注國民經(jīng)濟,姜戎還對俄羅斯文學、繪畫等感興趣,說到這些話題,內(nèi)向的他就變得滔滔不絕。
他如此解釋回避媒體的原因,“這本書我是用半條命寫出來的。寫完以后沒有輕松的感覺,反而是特別沉重。我覺得我的很多東西,你們不太理解,跟很多人很難溝通,F(xiàn)在我把書寫完了,我需要自己冷靜下來,我需要休息!
說到“姜戎”這個筆名:一因其祖姓姓姜;二是引自于范文瀾《中國通史簡論》中:“炎帝姓姜……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
“我認為‘戎’就是草原民族,”姜戎說,“我很推崇我姜姓祖先的這種精神!
“《狼圖騰》迅速引起關注,是在我預期中的”
新聞周刊:你預料到這本書會這么火嗎?
姜戎:坦率說是在我的預期之中。原因在于“狼”是農(nóng)耕民族最怕的“猛獸”,越怕就越想了解它的真相。二是競爭的時代需要強悍進取、不屈不撓的狼精神。三是中國的國民性格問題,已經(jīng)到了必須認真重視和解決的時候了。
我在《狼圖騰》最后一章里就寫到過:“中國病的病根就在于農(nóng)耕和農(nóng)耕性格。過去知識界也有不少人認為中國病的病根是在這里!
由于中國的農(nóng)耕土壤和狹隘的小農(nóng)意識十分深厚,因此《狼圖騰》必然遭受到“強烈地反批判!钡墙裉飕F(xiàn)代社會的市場經(jīng)濟和新型人類的力量,也在迅速增長。我推崇的狼精神也同時得到了許多讀者強有力的支持。
因此,《狼圖騰》一書受到如此強烈的反應,恰好證實了我寫作時的種種憂慮,這正是我寫作的沖動之一。
新聞周刊:你是第一次寫小說,如何駕馭一本50多萬字的長篇?
姜戎:我是從事理論研究工作的,從未寫過小說。這次確實是巨大的挑戰(zhàn)。我只能一遍一遍地寫,一遍一遍地修改,需要花費比專業(yè)作家更多的時間才行。
這本書是我內(nèi)心壓抑不住的寫作欲望和沖動的結(jié)果,寫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忘記(也不會去想)到底是為誰而寫的。但進入到最后的“理性探掘”那部分,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為今天的中國人而寫的。
新聞周刊:你說主人公陳陣身上有你本人的影子。你是想通過陳陣表達你的懺悔和懷念嗎?
姜戎:陳陣身上當然有我本人的影子。但是無法用“比例”來量化,那是一種彌漫、滲透在字里行間的無形情感。
我懷念小狼曾經(jīng)教給我的智慧和頑強;懺悔我的青春年代由于對小狼的“愛”,而使小狼喪失了自由的罪過。
新聞周刊:你提到希望讀者能從書中看到“那么生機勃勃的草原,那么一種強悍的精神,”可是也說現(xiàn)在“再也恢復不出來原汁原味本來的那種草原了”。這本書同時也在完成對過去草原的祭奠嗎?
姜戎:“祭奠”是第二位的。我想用親眼目睹的事實,來揭露和批判農(nóng)耕文明對草原的破壞,喚醒國人來反思我們民族的弱點。
“狼圖騰也應該成為現(xiàn)代的精神圖騰”
新聞周刊:你覺得自己有哪些地方受到了草原的影響,或者“狼性”的洗禮?
姜戎:11年的草原生活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 千年萬年以來,直到我們知青到達草原的時候,草原還保持著水草豐美的原始狀態(tài)。草原牧民具有天然原始但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環(huán)保意識和平衡手段。例如,他們深刻地意識到了草原狼對于保護草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崇拜狼,從不把草原狼斬盡殺絕。當年的額侖草原上漢人極少,后來大量漢人進入草原,尤其是內(nèi)蒙古兵團建立之后,草原迅速退化。農(nóng)墾是草原最大的敵人。
在草原我深深地受到了狼圖騰精神的洗禮。狼圖騰是幾千年來中華草原民族始終一貫的民族圖騰。雖然狼性中具有貪婪、殘暴和野蠻的負面,但是上升到狼圖騰的精神層面,其中卻有更多積極的因素值得發(fā)掘和學習借鑒:狼的強悍進取、勇敢無畏的精神;不屈不撓的競爭精神;堅韌剛毅的團隊精神;以及奮不顧身的戰(zhàn)斗犧牲精神,等等。
這些長期被農(nóng)耕意識歪曲了的“狼精神”恰恰具有強烈的現(xiàn)代性。狼圖騰精神不僅是古代草原民族(包括我們的炎黃游牧先祖)的圖騰,也應該成為現(xiàn)代的精神圖騰。是狼圖騰精神支撐我完成了這部50多萬字的厚書。
我永遠崇敬狼圖騰。
新聞周刊:小數(shù)出版后您一直回避媒體,回避公眾,您的這種回避和疏離,是否也和狼的強悍勇猛不退縮的個性有些不同?
姜戎:強悍勇猛的草原狼,在戰(zhàn)斗中并不一味強攻蠻干。我佩服草原狼堅毅、忍耐、迂回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和選擇戰(zhàn)機的本領和智慧。
新聞周刊:你說過,這本書“對于當前羊性充斥的市場,給予狼性的強烈沖擊”,你希望更多的“狼性”具體地表現(xiàn)在人或者社會上,那是些什么特質(zhì)?
姜戎:我身上有狼性也有羊性,所以我仰慕狼。
我希望“狼性”在現(xiàn)代社會中,更多地表現(xiàn)為頑強進取、友愛合作,為爭取獨立自由,不屈不撓。
新聞周刊:你不希望讀者像看“消遣的故事”一樣看《狼圖騰》這本小說。那么你希望通過小說告訴讀者什么?特別是對漢民族的讀者。
姜戎:我希望通過小說告訴讀者,什么是水草豐美的原始草原;被漢人憎恨唾罵的狼,其實是何等優(yōu)秀的物種;我想告訴讀者,狼圖騰精神對于今人何其重要。我更希望漢民族能因此認識到我們是炎黃游牧先祖的子孫。漢民族因此具有雙重身份:既是農(nóng)耕民族的后代,又是炎黃游牧族的后代。
作為世界上人數(shù)最多的漢民族,若是完全依賴西方民族的精神資源來振興自己,終究是無根之木,即便是嫁接還需要有母本。游牧精神是現(xiàn)代西方精神的本源之一,而狼圖騰精神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本土精神資源。
新聞周刊:你希望通過一本小說影響社會人的品行和性格,它是否因此承擔了太多的教育意義?
姜戎:我并不奢望一本書真的可以影響當今社會人們的品行和性格,幾千年的慣性絕非一部文學作品可以改變的。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至少可以給漢民族補上草原一課,或許可以成為公民教育之前的“學前班”的課程之一,讓人們?nèi)ニ伎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