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三月五日電題:香港又見“驚蟄日,鵝頸橋下打小人”奇觀
中新社記者邢健
“霹啪”聲聲、香燭煙火彌漫,今天是驚蟄日,香港銅鑼灣鵝頸橋下又現(xiàn)眾人爭相“打小人”的民俗奇觀:但見二十多位俗稱“拜神婆”的“專業(yè)打手”,手操舊鞋爛鞋,打殘打爛放在磚頭上代表“小人”的紙條,代客驅(qū)邪消災,祈福求平安;還有不少人自帶用具前來,親手痛打“小人”。
每年驚蟄日,鵝頸橋下港人云集“打小人”,已成為香江奇特的人文景觀。其實,打小人在全年都可進行,近年香港鵝頸橋橋底更成為打小人之集中地,鵝頸橋下天天都有拜神婆擺檔做“打小人”生意,但驚蟄日“打小人”最為鼎盛。相傳是因為驚蟄冬眠的動物睡醒,兇神之一的白虎于這時覓食,小人也在驚蟄出口傷人,為保平安,驚蟄日要祭白虎,打小人。
鵝頸橋下寬闊的行人道兩旁,平日通常只有兩三位老婆婆開檔代客“打小人”,臨近驚蟄“打小人”檔陸續(xù)增多,驚蟄正日達到高潮。今天上午十一時,記者在鵝頸橋底下看到,二十多位阿婆阿嬸來當“拜神婆”,開檔做“打小人”生意,平日三四十元港幣打一次“小人”,今天大部分攤檔都升價至五十元,但光顧者卻人山人海。天天都在鵝頸橋下擺檔的金婆婆最是出名,人們排起長龍等她幫忙“打小人”,金婆婆打得手腕又紅又腫都應接不暇,可能為防香燭煙薰火燎,金婆婆今天還戴上了一副很時髦的墨鏡。
“打小人”的民俗吸引了過路的海內(nèi)外游客駐足:但見各位神婆各自安放“觀世音”、“彌勒佛”、“黃大仙”、“關公”等佛像神像,有趣的是,有的攤檔甚至沒有神像,竟然供奉“招財貓”代替!按蛐∪恕弊鞣ǖ某淌,除了猛打“小人”外,還要祭“白虎”:以肥豬肉抹在黃身黑紋撩牙的紙老虎上,說是要讓“白虎”充滿油水而不能出口傷人。在磚頭上打爛的紙小人和祭過的紙老虎,最后都要燒掉。
到鵝頸橋“打小人”的十有八九是女性,也有夫婦結(jié)伴同來的。附近幾位居民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天鵝頸橋“打小人”場面遠沒有往年興盛;蛟S是經(jīng)濟復蘇,人們心中的怨氣少了,寬容多了。另外,今年許多人“打小人”并沒有“指名道姓”發(fā)泄對某人的怨氣,來此請神“打小人”只是為了避邪求平安。本地的玄學家也善意地提醒“打小人”者:毋需寫上對頭人名姓,詛咒別人不好。
對于“打小人”的民俗,此間贊彈不一:有人說,以怨報怨氣量太;也有人說,打小人同心理醫(yī)生教病人通過撕報紙發(fā)泄同出一轍,不失為宣泄心理壓力的方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