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8日電 據(jù)《經(jīng)濟參考報》報道,曾一度平淡的外匯理財市場在最近的一周被重新點燃激情。據(jù)了解,在7月21日人民幣小幅升值和國內美元、港幣存款利率同時上調之后,多家商業(yè)銀行迅速做出反應,紛紛推出新的外匯理財產品。
從新近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介紹上看,不論是收益率,還是門檻限制上銀行都向投資者做出了優(yōu)惠條件。對此,有關專家分析說,在匯率調整的大背景下,銀行提高理財收益率、降低理財門檻、增加歐元等其他幣種并盡量縮短理財期限,將是各大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短期內的趨勢,在人民幣升值后,為外幣持有者調整短期投資策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銀行頻推新品收益率出現(xiàn)新高
在匯率調整后的一兩個星期內,北京銀行、招商銀行和廣東發(fā)展銀行相繼推出了新的外匯理財產品,與以往同類產品相比,新產品年收益率都有明顯提高。
在收益增加的同時,各銀行都不約而同地降低了起購金額,以往銀行外匯理財產品最低起購金額基本設定在1000美元的水平,而此次招商銀行和廣東發(fā)展銀行都將門檻降低到500美元,針對中低端客戶的意圖非常明顯。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銀行之所以會以較大幅度提高產品收益率,同時提供門檻降低等,主要是因為銀行擔心如果產品收益率不提高,外匯理財可能將要遭遇冷場;而降低門檻則能從更大程度上化解銀行的結匯壓力。
一位銀行界人士表示,外匯理財產品收益率目前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已經(jīng)非常有限。盡管目前國內美元小額存款利率與同期美元LIBOR(倫敦同業(yè)拆放利率)仍有較大差距,但外匯理財作為一項零售業(yè)務,銀行需要進行大量研發(fā)、產品推廣、銷售等投入,銀行運作成本很高。
據(jù)了解,現(xiàn)在一些已經(jīng)持有了銀行中、長期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有了想把產品提前終止的念頭,由于人民幣升值2%,當外匯產品到期后,換回人民幣時,總收益就要打上2%的折扣。
對此,一位銀行業(yè)人士分析,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高于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目前國內銀行正在熱銷的美元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平均在3%左右。如果提前支取,損失收益不說,更為重要的是,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還要支付較高的違約金。一般外匯理財產品的違約金在3%到5%之間,都比對應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高,因此提前贖回的損失較大,并不劃算。
手中外匯出路何在?
7月21日,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人民幣的升值對外幣持有者會產生哪些影響?面對新的匯率形成體制,投資者該如何調整理財策略,為自己手中的外匯尋找出路呢?
一位銀行工作人員算了筆賬:目前美元一年期利率為1.625%,如果手中現(xiàn)在有1萬美元,按7月22日美元利率調整后的一年利率1.625%計算,一年后的美元為10162.5元?鄢⒍惡笤侔8.11的匯率來算,可得82154.3元人民幣。而現(xiàn)在把美元換為人民幣,按8.11的匯率來算,則為81111元人民幣,按一年期利率2.25%計算,扣除利息稅后合計換算為82571元,美元的利息要少416.7元。
中信實業(yè)銀行的一位客戶經(jīng)理表示,盡管美元利息雖然要少一些,由于目前我國對外匯仍實施管制,將外幣換成人民幣后很難再換回外幣。并且通過銀行一買一賣外匯之間有近1%的價差。因此,對于外匯存款在當前條件下,應該保持外匯合理的時間結構和產品結構。近期,儲蓄或購買外匯理財產品以不超過半年期限為佳,存款到期后及時進行轉存,提前支取要考慮損益。在產品結構上,建議采用多貨幣形式配置,用高收益來抵消升值帶來的缺口。
而人民幣升值之后,各家商業(yè)銀行都在嘗試外匯理財市場的新思路。此前市場上外匯理財產品多是與美元和歐元掛鉤,但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因此商業(yè)銀行也在考慮推出一些與更多其他幣種掛鉤產品。
近來,中國人民銀行上調境內商業(yè)銀行美元、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且美聯(lián)儲利率也處于升息周期,新發(fā)行的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表現(xiàn)出有一定程度的升幅。由此,分析師建議投資者在繼續(xù)持有手頭現(xiàn)有品種的情形下,適當關注新的短期理財產品。而且在人民幣升值后,建議投資者選擇觀望或者投資期限相對較短的理財產品,增加操作的靈活性,因為產品期限越長,再次遭遇風險的可能性就越大。
與此同時,除了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以外,外匯還有一個很好的保值增值渠道,那就是個人外匯實盤買賣,F(xiàn)在國內銀行都開辦了這項業(yè)務,均可通過網(wǎng)上或電話委托交易,非常方便。人民幣的“突然”升值,對全球外匯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也給投資者短期操作外匯買賣,爭取收益客觀上“制造”了更多機會。(史麗)